前言
媒介改革或媒介社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相比於近八十年歐美的媒介改革活動,至少有三項特徵。第一,出場的時間比較慢。第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媒介改革與政治選舉關係密切。第三,歐美已爭議超過半世紀的媒介產權問題,直到1990年代才成為媒介改革運動的目標。
許多曾被殖民,脫離殖民後又長時間受一黨威權統治,並在其間發展工業的國家,都有這些特徵,只是特徵的色彩及具體的過程有所差異。
就台灣來說,1915年台南的西來庵事件,死傷逾萬人後,台灣人的抗日行動由武鬥轉至文鬥,開啟了透過媒介改革(創辦新媒介)作為向統治者爭取發言權的歷史。
政論雜誌與「地下」電台的沉淪與辯證
1921年成立的文化協會雖曾運用影片啟蒙民眾,但就延續及效果來說,日據時期最主要的媒介改革活動,應該是《臺灣(新)民報》系統(1920-1944)的創辦與經營。這個系列的報紙除了是台灣本地資本家、地主、青年學者與社會運動領袖向殖民統治者爭權的工具以外,亦帶有農工階級成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承續《民報》色彩的刊物,應該是李萬居創辦的《公論報》(1947-61),其次是1975年開啟(黨外)政論雜誌時代(維持了十年多)的《臺灣政論》(只出版5期)。這些雜誌的農工成分雖然有,但淡薄了許多;明白站在勞工等階級位置,並有明顯反(美)帝國霸權的刊物,最主要的是《夏潮》月刊(1976-78)、《夏潮論壇》(1983-84)與《人間》(1985-89)等。這些政論雜誌遭受龐大的查禁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夏潮》等左傾的雜誌反而得以發行不墜,甚至得到大學圖書館的庋藏)。以1985年為例,出刊的黨外政論雜誌346期當中,有58.7%(203期)被禁,財務損失3千萬新台幣(當年約折合100萬美元)。其次,這些媒介的創辦經常與選舉有關,內中又以《美麗島月刊》(1979.8-12)達到最高峰,據說銷數曾達10萬份;它在全省多處設立據點進行串連,為選舉作準備時,引爆「高雄事件」,主事者盡數琅璫入獄。
1986年11月30日,許信良未獲國民黨政府許可,搭機從日本返台,警民發生衝突,其過程由「綠色小組」以影像記錄並對外發售,在當時部分第四台(尚未取得合法地位的有線電視)的頻道廣為播放,標誌台灣媒介的改革觸角延伸到了電子媒介。從1990至1993年,部分是為了版權問題,但也出於鎮壓媒介興革活動的意圖,政府編列了2,601萬元取締第四台。
1993年初,收音機登場,成為新一波的媒介改革活動,由於收音機頻道的開辦並沒有得到政府核可,因此一般稱之為「地下」電台。但也有人稱之為「民主」電台,表示它們固然沒有得到政府的認可,惟它們的聲音傳達了很多主流的、建制的媒介所沒有長期而穩定表達的內容。雖然有些電台仍沒有脫離政治選舉的短線目標,但有關政治議題、性別、階級、環保、國家機器的認同等等社運新聞及言論,似乎有了更多的、長期的現身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