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賺錢應該幫員工加薪,不是分給股東!」日本教授警告:Google在美國也沒有配息

2024-06-24 13:50

? 人氣

壓抑設備投資所導致的產業衰退

為重視股東回饋而一直被抑制的設備投資,導致了哪些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正在逐漸下滑。為了採用新技術,設備投資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削減設備投資,等於是在減弱自己的國際競爭力。泡沫經濟崩潰後,減少設備投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但之後一直陷於低迷即是問題所在。與此同時,只有股利急遽增加,這就是過去20年來的真實情況。」

「我曾在1990年代中期寫過一本關於半導體產業的書。當時我帶著支持的口吻寫道:『我們做出了如此大膽的投資,因此超越了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雖然韓國稍微地追趕了上來,但我們還可以再加把勁。』然而,後來日本企業減少了設備投資,導致了衰退。如果當時能堅持不懈,事情或許不會演變成這樣。」

「電機產業的衰退主要是因為輸給了與中國和韓國的競爭。日本企業缺乏制定能夠應對這種競爭的戰略,也缺乏徹底思考如何應對的意識。此外,日本在開發資訊技術(IT)方面的軟實力也不足。在日本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的人才數量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這反映了日本在大學教育政策上的錯誤。」

在進入人口減少階段的日本,需要什麼樣的設備投資呢?

「必需面向海外市場,這是日本繼續成長的途徑。汽車產業就是最好的例子。那些把人口減少作為不增加設備投資的理由的人,只是在找藉口而已。電機產業如果能夠將更多家電產品銷往海外,並且努力思考如何以更低的價格銷售,並進行相應的投資,就不會陷入這種困境。」

朝向「員工至上」

自2000年左右開始,日本的公司經營方式逐漸傾向美國風格的「股東至上」。如此看來,伊丹先生您是不是主張回歸所謂的「日本式經營」呢?

「正是因為會被這樣做結論,我往往被誤解為『守舊派』。企業經營管理的實務取決於理論和環境的交互影響。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即使理論相同,經營管理的實踐也必須隨之調整。不能將理論本身訂為『股東至上』,必須堅持『員工至上』的原則。但是,由於環境已經有所改變,因此必須廢止日本企業的人事慣例,例如年功序列制度或過多的管理職職位。」

「為了轉變為『員工至上』,經營者必須有所覺悟。金融廳一直過度仗恃著自己的地位,最好有更多敢於提出主張的經營者。Google即是可以作為參考的例子。」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nippon.com,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原標題:「股東優先」的日本企業:務必將利潤用於加薪和設備投資,而不是股利分配——一橋大學名譽教授伊丹敬之

撰文/伊丹敬之 ITAMI Hiroyuki,一橋大學名譽教授,專攻經營學。1967年畢業於一橋大學商學系。1972年取得卡內基美隆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學位(Ph.D)。之後在一橋大學商學系任教,1985年升任該校教授。曾任東京理科大學創新研究科教授,其後於2017年至2023年間擔任國際大學校長。期間曾任史丹佛大學客座副教授,並於2005年獲頒紫綬褒章,2023年被選為文化功勞者。歷任JFE控股公司等企業的外部董事。著有《經營戰略理論》(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人本主義企業》(筑摩書房)、《人中達人 本田宗一郎》(PHP研究所)等多數書籍。最新著作為《漂流的日本企業》(東洋經濟新報社)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