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巍觀點:台灣能源轉型─挑戰與機遇並存

2024-06-12 05:40

? 人氣

2.基礎建設 – 該項目有諸多需要探討,再此僅以港口為例。根據台灣港務公司官網,針對離岸風電產業發展規劃為例,當進入離岸風電專區網頁時發現,顯示的規劃是依照2025年要達標5.7GW的規模,對比2050年預估的40GW~55GW願景差距巨大。這也意味著相關供應鏈、運維、物流、倉儲、組裝等設施還有很大的加強空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3.市場銷售 – 這是最關鍵的一環。產業發展的各種挑戰再大,只要有合理的市場空間,就有投資的機會;但若銷售市場空間過小,導致產品(綠能)無法銷售,產業開發發展再容易也難以持續投資。由於離岸風電投資規模較大,專案財務面的壓力也等比例反映,導致離岸風電開發商理想的銷售模式需具備長期合約(平均約15年不等)、簽約能源量大的特性。基於此特性,台灣能簽約的理想對象除了台電外僅有不到2%的巨型企業,其他業者只能搶購有限的再生能源選項,如太陽能、水力等。換句話說,躉購機制退場後,離岸風電開發商的銷售市場空間極為有限,持續投資台灣的意願大受考驗。因此,銷售機制需要優化,以舒緩市場銷售壓力。

針對台灣離岸風電第三期區塊開發上半部曲(9GW目標)所面臨的種種挑戰,政府或許可以重新整理,擬定一個更有競爭力的第三期區塊開發下半部曲,並必須同時積極推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浮體式離岸風電示範案例,不僅可以為再生能源目標注入強心劑,也可促進產業發展加速,帶動周邊或跨域商機,大幅提高經濟效益,並有機會讓台灣在此議題穩固國際領導地位。

以上雖然看似危機,但其實也是商機!只是時機正在快速消失中,考驗政府的判斷、整合能力與國際觀。台灣正經歷能源轉型議題發酵,同時也在與國際競爭對手競賽!暫且不談中國大陸,亞太地區的韓國、日本、菲律賓、越南、澳洲甚至紐西蘭都在參賽!台灣雖有優質的風資源及早期領先的架構規劃,但其他國家腳步迅速,幾乎即將超越!

總結來說,台灣在面臨國際能源趨勢和競爭中,必須迅速提升再生能源的比重,以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雖然目前台灣在離岸風電發展上面臨高度在地化需求、基礎建設不足以及市場銷售挑戰等多重障礙,但這些困難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和發展潛力。這考驗著政府如何在政策和規劃上做出更積極的調整,吸引國際投資,推動離岸風電產業的快速成長,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全球再生能源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並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

*作者為World Forum Offshore Wind WFO(國際離岸風電論壇)的Co-Head Asia Pacific,負責推動亞太地區的離岸風電產業發展並促進交流與市場開發,曾長期居住於南非並在英國工作數年,近十多年來主要在台灣非營利單位服務,致力於促進國際商貿交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