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即使是本土的台灣公司,也可能在股權變化中成為一家妾身未明的公司;如台灣滾石當為本土企業無誤,但滾石前往中國發展時部份股權賣給中國企業,公司又改在開曼登記,這算不算有中資的企業?還有那些在大陸發展的台商,公司如在大陸掛牌上市後,該算中資還是台資企業?
阿里創辦人馬雲曾說阿里巴巴:「在中國被視為外資企業;在美國被覺得是中國企業;而在台灣又被認為是陸資企業」,這番話頗能彰顯要對現代企業確定血統的困難與問題。
而近年中國企業在海外大手筆的併購投資,又更增認定的困難度。幾年前竹科一家美商科技公司的子公司,因為母公司被中國企業併購,讓此子公司一夕之間搖身變作中資企業,不符台灣法令而被迫解散關門。這次傳出「中資木馬控制高雄港口」,也同樣是原承租港口的港商被中資企業併購所致,讓原本由港商承租的碼頭變身為中資承租。
最糟糕的情況就是變成各界到處找中資、進入狂熱的獵巫階段;例如金管會曾要求F股掛牌企業回報企業董事長與大股東的「身家資料」,而且不僅止於交代董事長個人而已,連其老婆、小孩亦要交代,目的在了解與中國的關係。再如政府招標中未得標廠商,時常舉發得標的對手「有中資」,綠委要工程會對投資廠商是否含中資建立「預審制度」,讓官員左右為難,因為此實為「不可能的任務」。
甚至連行政院長都加入這波「尋找中資」活動中;針對貿易戰,賴清德3月時就下一個非常特別的指示,要經濟部調查釐清台灣鋼鋁的「含中成分」,而且不限於鋼鋁業,是要釐清各種產業供應鏈的「含中成分」。坦白說,在企業全球佈局、供應鏈國際化的今日,許多產品都是串聯也包含各國成份,要「釐清含中成份」既難作到又無必要,但獵巫就是這樣開始的。
蔡政府對兩岸經貿的政策確實較過去緊縮,但不論是越緊或放鬆都可以,重要的是要有較嚴謹、可操作的標準與認定方式,不宜成為官員主觀的自由心證來認定,更忌成為一場拿著顯微鏡,到處找中資的獵巫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