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棒球只看打擊率,代表你是外行人!內行人會看這兩個數據:得分相關性高達0.9

2024-06-17 10:40

? 人氣

內行人看棒球,會關注上壘率和長打率。(美聯社)

內行人看棒球,會關注上壘率和長打率。(美聯社)

棒球的語言,是圍繞著其一些最基本的數據所建立起來的。打擊率(Batting Average,簡稱BA),簡單把打者紀錄裡的安打數除以打數,是棒球裡討論「打擊王」的基礎。所謂「打擊王」,就是一個聯盟裡打擊率最高的選手。打者退休時,我們會去數他拿到過幾次打擊王,然後拿去跟其他拿過打擊王的選手相比,看誰次數多。比起生涯打擊率「只」有二成九九的選手,我們會格外敬重「生涯打擊率三成的打者」,彷彿他們晉身到了某種更高維度的存在。但打擊王的頭銜與那背後的數據,其實都有事情沒有告訴我們,也都沒有讓我們看到該打者表現的全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可以來看看這些名人堂球員的銘刻上,都是怎麼說的:

「一名手持球棒的匠人,其日復一日對卓越的追尋,成果是生涯打擊率三成三八,生涯累積3,141支安打,以及平國家聯盟紀錄的8次打擊王⋯⋯」――節錄自東尼.葛溫(Tony Gwynn)的名人堂銘刻

 「5次打擊王,並在上壘率與被故意四壞球保送次數上都曾6度領先全聯盟⋯⋯」――節錄自威德.伯格斯(Wade Boggs)的名人堂銘刻

「12次在美國聯盟打擊率上排名第一⋯⋯」――節錄自泰.柯布(Ty Cobb)的名人堂銘刻

這些球員的成就偉大歸偉大,但他們在古柏鎮(Cooperstown,名人堂在紐約州的所在地)受到的禮遇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光是在打擊率這個漏洞百出又有失完整的數據上排名第一,某人就值得被認為是全聯盟最厲害的打者嗎?如果其實有人比你打得更好,那你還應該被稱為是「打擊王」嗎?

從有打者把棒子揮向棒球以來,打擊率就一直在一堆打者統計數據中萬人之上。一般認為是英裔美籍統計學者亨利.查德維克(Henry Chadwick)在19世紀晚期創造出了打擊率(跟一干常見的棒球數據),而他當時的設計參考了板球版本的打擊率,也就是把打者的得分除以其出局次數。19世紀的棒球近似今日的棒球,但有幾點顯著的差異,像是有段期間打者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告訴投手該往哪兒投,或是有些時期保送不是「四」壞球,打者因為好球出局也不是「三」振,而是各有其他的數字。在19世紀,過大牆的全壘打少之又少(以1895年為例,那年國家聯盟的全壘打王也就打了18轟),畢竟大多數打者都只求把球打進場內。所以在當時,查德維克的想法有其優點:在打者鮮少被保送且一心要打中球的狀況下,安打數除以打數或許確實能挺好地反映出攻擊者的表現。

時至今日,打擊率也不能說是一無是處,但其價值確實受限了很多;打擊率的主要問題出在它太出鋒頭。如果打擊率可以安於二線統計的職責,只去傳達少量的資訊,而不去主張自己是那個無所不是也無所不包的終極打擊數據,那也許它就不會被雷達捕捉到,也就不會成為傳統派或數據派重點關注的對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