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錫堦觀點:由AI掌舵的晶片之舟,將航向美麗新世界?

2024-06-21 05:50

? 人氣

現今科技日益進步,不過若因此傷害政治民主與生活的改善,這將是人類最大的噩夢和災難。(資料照,陳昱凱攝)

現今科技日益進步,不過若因此傷害政治民主與生活的改善,這將是人類最大的噩夢和災難。(資料照,陳昱凱攝)

前陣子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到台灣,不但推銷台灣夜市美食,更掀起AI旋風,引起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他在台大體育館發表主題演講,深入淺出地介紹輝達領銜AI研究的主要項目,並稱技術支援皆來自台灣高科技團隊,近百先進科技公司列名於他致謝的演講背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黃仁勳說輝達的顯卡圖形處理器(GPU)比英特爾(Intel Corporation)處理器較有通用性,可大幅降低AI成本,主要歸功於台灣強大的先進新晶片。他說台灣人讓輝達成為世界上顯卡速度最快的公司,我們處於AI時代開端,而台灣就在其中心,台灣是世界最重要的國家之一。讓國人了解台灣對AI發展的偉大貢獻,鼓舞了國人信心和愛國心。

歷史學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撰寫的《晶片戰爭》,中譯本去年在台印行,第一版短短四個月就六刷,這大部頭的書不但在歐美日韓成暢銷書,在台灣也不遑多讓。

此書囊括半導體基本知識,以及發展的脈絡,科技先進國在這領域的競逐過程。他訪問了上百位相關企業領導人、科學家、政府官員,得到的結論是半導體(晶片)定義了我們的世界,決定了國際政治形態、世界經濟結構與軍事力量的平衡。

延續70年的《晶片戰爭》

一九五○年代末期,蘇聯在各地建立半導體設施,尤里.奧索金(Yuri.Osokin)堪稱是最聰明的半導體專家,為蘇聯完成人造衛星、第一次太空飛行,蘇聯率先成為科技強國。一九五八年美國成立NASA太空總署,與蘇聯在太空科學纏鬥數十年。

一九八一年美國國防部投入大量資金,將晶片密度提高到10倍、及至100倍,催生智慧型武器。商業晶片方面也競爭激烈,日本日立、三菱仿製美國晶片技術,遭控商業間諜,卻憑日本銀行民間儲蓄過剩的低利率資金優勢,搶佔市占率。一九八五年日本半導體在全球已占46%,美國僅35%;五年後,日本晶片佔全球50%,遠遠超越美國。Sony是全球知名大品牌,日本遂成為「科技大國」,改造了日本的形象。

美國晶片商控告日本廉價傾銷,雷根總統逼使日本政府簽署「輸美配額合約」,反造成美國使用廠商必須更高價購得日本晶片。當年日本半導體堪稱「日本治世」,領導東亞經濟,更是影響世界的利器。直到美國的美光晶片公司仿效日本削價競爭,要求政府向日本加重課徵「傾銷關稅」,並開發密度高的晶片,美國歷經10年慘痛煎熬,才反敗為勝。而蘇聯也以竊取技術,仿製英特爾和摩托羅拉(Motorola)的晶片,但缺乏如美國有台日韓和歐盟技術相助,軍武已非美國對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