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觀點:眾人皆醒他們獨醉—披著非核家園當護身符,在金山銀山中裝醉

2024-06-20 05:50

? 人氣

筆者批評,民進黨政府把「非核家園」當護身符,在金山銀山中裝醉。(圖/台中市政府資料照)

筆者批評,民進黨政府把「非核家園」當護身符,在金山銀山中裝醉。(圖/台中市政府資料照)

報載經濟部指示台電研議推出新的電力方案。初步構想,承諾RE-100,對綠電有所需求的企業,加價購買綠電;在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下,承諾碳稅壓力的廠商,可採用天然氣發電且有加入部份比例綠電的「低碳電力」(所謂的RE5-10),價格會比目前的工業用電價高,一般民生或不願意付較高電價的企業,使用價格最低,但排碳係數較高的電力,還說這些電是「普通艙」,低碳電力是「劃位座」,純綠電就是「商務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郭部長的方案是以排碳量來計電價。當把再生能源綠電抽離,以及部份排碳量較低的電力分開計價,剩下來普通艙電力的二氧化碳強度勢必高的恐怖。「普通艙」的乘客有兩種,一群是一般的民生用電,電力碳排強度的高低無關痛癢,另一群是用電量大,且目前所付電價已較民生用電戶高的高壓用戶,這些業者產品的碳足跡勢必大幅上升。所有的產品都有可能是供應鏈的一部份,增加的碳排還是要反應到最終產品,還是有碳費、碳稅、與產品競爭力的問題。

為避免台電破產,民國112、113年行政院共編列2500億元的現金增資預算。民國112、113年,台電又從特別預算分別獲得500億元與1000億元的補貼,兩年的補貼總額為4000億元。民國112年底台電的虧損仍有3800億元,今年4月調整電價,原本要調整35%,但實際只調11%,到今年前4個月累計共虧損4399億,這還不包括核四廠不商轉,尚需要認列損失的3000億元。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宣佈將不再編列經費貼補貼台電。至於台電將如何彌補天文數字的虧損,部長在回答立法委員的質詢時說,他是要了解一下。郭部長的腹案應該就是媒體報導的分艙等售電。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甩鍋,台電不調漲電價,錢從哪裡來?請問部長,這項措施要經過「電價費率審議會」核定嗎?。

郭部長來自企業界,非常了解電價及產品碳足跡對臺灣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性,也知道這兩個因素對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衝擊。他將電價與碳排放量連動,讓企業依自己的減碳壓力來選擇需付的電價,屆時可以說電價是企業自己選的。但企業真的有選擇嗎?企業選擇純綠電的原因是因為它的低碳排,但不排碳的能源除了再生能源外還有核能啊!台灣電力公司網頁資料顯示,民國112年自編決算的發電成本,核能每度1.39元、自發風力4.48元、自發光電4.13元、購入風力6.70元、購入光電4.88元。核能發電成本只有風光再生能源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臺灣不是沒有運轉核電廠的能力,核一、二、三廠執照更新,核四廠商轉,每年可以提供600億度的無碳電力,且發電成本不受國際能源價格的影響。當企業說要便宜、供應穩定、價格平穩、不排碳的核能時,政府為什麼不提供。不談價格,以臺灣目前再生能源發展狀況,我們的電力系統可以提供足夠的無碳電力給企業嗎?大家都想坐「商務艙」,都想「劃座位」,台電可以提供足夠的位置嗎?在減碳的壓力下,碳排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發展再生能源是對的,但是有必要放棄核能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