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股價大漲54倍,總經理親介紹華城電機經營學

2024-06-20 17:39

? 人氣

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中)分享公司過去10年高速成長的挑戰與決策關鍵(圖片來源:台灣董事學會提供)

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中)分享公司過去10年高速成長的挑戰與決策關鍵(圖片來源:台灣董事學會提供)

台灣董事學會昨(19)日舉辦年會,發布年度白皮書,並邀請近年受到矚目的企業家,分享帶領企業成功的策略思考。其中,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在對談環節中,緩緩道出華城走出不一樣的路,進而彎道超車的歷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華城股價狂漲,其來有自

華城電機近年的股價及營收表現頻創新高。許逸德回憶,2017年自己接手總經理時,股價只有17.2元,到2023年底已經達到340元,截至6月19日更站上945元大關,相當於大漲近54倍。許逸德站在台上掐手一算,2022年的合併營收僅72億元,2023年暴增為126億元;毛利率也從2022年的20%,2023年成長為31%,成長到今年第一季更上升到的34%。許逸德甚至自信的說:「明年在手訂單已經超過250億元。」 

為何許逸德這麼有底氣? 

原來,近年隨著台電實施「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 ,美國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IIJA)政策,加上資料運算中心、新能源等題材大熱,生產變壓器、輸配電設備為主的重電業者,接單量大漲。 

以華城為例,而從90年代就成為奇異公司(GE)在亞洲主要供應商,受惠於政策利多,大舉進軍美國市場,成為本土業者中少見的,外銷占比4成以上的重電廠商。 

許逸德認為,成功打入美國市場、躋身離岸風電核心供應商等階段性成果絕非偶然,而是在長期布局中,努力走出自己的路。 

學習業界龍頭,看懂企業做大的方式 

許逸德分析,要把企業做大、做強,就必須了解所在的整個產業與市場脈絡。許逸德陸續參與各大公協會,見識到產業龍頭利用與官員交涉,影響政策、受惠於政策的做法。進一步觀察國際企業的成功秘訣。例如從蘋果、亞馬遜、Meta、Google等企業的軟體爆紅現象,許逸德分析他們的共通點,是「解決顧客使用的痛點」或「解決顧客的問題」,那麼「顧客就會解決你訂單的問題,」許逸德笑說。 

許逸德說,若企業只想把產品的生產成本加上一定比例利潤來賣,那麼商品勢必非常難賣;但若你一心想為顧客解決問題,那麼長期而言,日後的獲利和營收,只是解決問題的相對報酬而已。 

「不要走人多的路」,華城找到彎道超車之道 

許逸德觀察,華城首先注意到的消費者痛點,是「重電設備修理價格太貴、只好買新的」。華城身為修理服務出身的廠商,修繕正是其專長。修理產品、為產品延長使用壽命,解決了顧客的問題;而緊急復電服務延伸下去,就算不是向華城買的產品,華城也能修。 

接著許逸德發現,最強的售後服務,應該是「售前服務」。因此,華城下一個進軍的,就是大單簽約的「售前」服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