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人才領航地圖十一】大公司們裁員,這職缺卻擴編徵人,2年內人才需求量破萬!

2024-06-25 13:56

? 人氣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十一】別人裁員我們徵人!新能源軟體工程師成市場寵兒。(圖/綠學院提供)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十一】別人裁員我們徵人!新能源軟體工程師成市場寵兒。(圖/綠學院提供)

因應碳中和時代需求,低碳的風電、光電等間歇性能源大量併入電網,電力的儲存與轉移成為重要的課題,儲能、光儲PV+ESS、風儲、電動車、電動車充電站、電動載具甚至微電網,都以電池作為電力儲存與轉移的工具,能處理這類工作的人就是我們上一篇談到的機電工程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活在一個虛實整合的世界,同理可證,可見的機構硬體之外,一定還有不可見的軟體介面整合、控制、數據處理的工作,這就是【綠色人才航海去】系列的第十個最有潛力的綠色工作:新能源軟體工程師。

為什麼新能源軟體工程師也這麼熱門?

我們可以很大膽地說,新能源產業需要多少機電工程師,也就需要相同數量的軟體工程師,這兩者都是市場上極為稀有的人才。

這一聽就是幾千個職缺的大事!怎麼會沒人補位呢?

我們對於軟體工程師的想像可能是一群寫程式、架網站、寫APP、架電商平台、搞AI的工程師,這些人看起來都是轉行到新能源成為軟體工程師的潛在人才,但轉行沒有想像中容易。

首先,新能源本身就是新的應用場景,懂電力系統的幾乎都已經在台電工作,更不要說懂電力又懂軟體的人才,我都沒認識多少個。

再者,新能源每個領域都是一個小宇宙,每個介面都需要整合,小至電池芯在充放電使用過程中的平衡與保護、移動載具的動力輸出、表後儲能、微電網應用,大至與電網併聯、透過SCADA來管理整個電網,都替上面這些寫一般程式的軟體工程師創造進入門檻。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代表一旦成為新能源軟體工程師,你的工作就穩了,歡迎你看完文章之後趕快跟綠學院聯絡!

新能源軟體工程師的工作內容

新能源領域的軟體工程師主要工作內容是軟體、韌體、演算法之間的整合,儲能的軟體需求相對複雜,因此我們今天再次以儲能為例,讓你更有感。沒有一個軟體工程師有能力寫所有新能源產業需要的軟體、韌體、演算法,一輩子能寫一兩種就很厲害了,因此以下所說的工作內容,呈現出的是綜合態樣,而不是一個人要完成這麼多的工作。且軟體介面整合、控制、數據處理的工作,也都是分成不同的工程師處理,就如我們常聽到的前端工程師、後端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他們會再把各自寫好的部分整合在一起。

在儲能系統中,撰寫電池組BMU/BCU(註1)控制板的韌體是常見的工作內容,這是為了確保電池可以得到安全的保護,並且讓系統穩定、可靠及長時間運行。軟體工程師就是將BMU/BCU韌體、演算法及PCS/EMS等設備進行整合性的應用。控制電池組BMU/BCU的韌體,來完成大型電池機櫃BSU多電池簇併聯的策略,並兼具電池模組安全的保護控制,也同步讀取機櫃周邊各環控的數據,進行保護層級判斷及執行保護程序。軟體工程師還需整合演算法,來預估電池容量及分析老化程度,讓系統更有效率地完成充放電控制策略,這些應用都要靠軟體工程師一步一步的開發實踐。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