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商品課稅,美國通膨反更嚴重?拜登、川普的經濟難題:到底關稅害到誰?

2024-06-27 12:10

? 人氣

對中國商品課稅,會讓通膨更嚴重?(AP)

對中國商品課稅,會讓通膨更嚴重?(AP)

美國總統大選將近,雖然拜登和川普在許多議題上分歧,但兩人對中國的政策方向其實大同小異。5月中旬,拜登政府正式宣布對中國電動車、鋰電池與相關礦物、太陽能板、半導體等七大關鍵產業及產品提高或開徵關稅,預計影響每年價值約18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其中最受關注的自然是電動車,關稅稅率將從現在的25%提升到100%。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川普則表示,若他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將「對美國進口的所有商品課徵最低10%的基準關稅」,並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雖然美國政府課稅的用意是為了降低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但有部分專家擔憂,此舉將阻礙美國經濟發展,並且推升通膨,進而間接導致聯準會延後降息。這番言論已經引發經濟學者討論。

《華爾街日報》報導:Tariffs Push Up Costs. But Not Always Inflation

對中國商品課稅,最後到底是業者還是消費者承擔成本?

美國對中國課稅,到底是誰承擔稅務成本?對美方決策來說,規劃中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由中國全盤買單,但實際情況似乎是由美國承擔,關稅對中國的影響並沒有預期中大。但此處還有進一步討論空間,那就是「關稅成本是被美國業者吸納,還是被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承擔」?這攸關關稅對通膨的影響程度。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經濟學教授Katheryn Russ在2022年估計,基於關稅由美國消費者全額承擔所做的假設,若是廢除川普先前執政時對中國商品徵收的約3,000億美元關稅,他認為將使美國通膨率降低0.26%。

拜登曾提到,若川普對所有中國商品課徵10%關稅,美國家庭每年平均會增加1,500美元的開銷(相當於新台幣4.8萬元)。此數字由美國進步行動基金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Action Fund)高級研究員暨拜登前助手Brendan Duke估算,也是假設關稅的全部成本都轉嫁給消費者。

這種假設大致合理。過去幾年,通膨推升原物料價格,企業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面對關稅,企業也會做同樣的事。但一份2019年的論文指出,上漲的售價只反映一部份關稅成本,剩下的成本則由批發與零售業者吸收,代表關稅對通膨的影響可能沒有學者估計值那麼大。

關稅若上升,衝擊低收入家庭較大

但高盛集團提出不同觀點,高盛認為,若川普當選並提高對中國進口品的關稅,美國通膨將變得更嚴重。

高盛推估,若中國對美國關稅採取報復行動,稅率每增加1%,美國經濟成長率就會下降0.15%,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則會增加0.1%,因為企業會將更高的進口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一些國內製造商也會趁機漲價,導致整體通膨率上升。就算川普祭出減稅措施,GDP仍將受到影響。

高盛也提到,上調關稅對GDP可能帶來「溫和負面的影響」,物價上漲對實際收入和消費支出的打擊,將超過貿易赤字下降所帶來的好處。

但學界也提到,關稅對經濟的影響程度並不明確,沒有清楚證據顯示業者、消費者分別承擔多少比例的關稅。比較可以確定的是,低收入家庭在商品上的支出占比,多過於高收入的家庭,若是商品價格上漲,對低收入家庭的衝擊勢必更大。

另外,川普全面課稅的代價可能比拜登的政策還嚴重,將導致企業和消費者無法輕易找到替代品,而且全面課稅會降低海外商品競爭力,讓國內供應商壯大,進而提升漲價的機會;同時,美國實施關稅制裁,也可能直接引發外國對美國出口品課徵關稅做為報復,這兩種後果當然都不利於經濟發展。雖然關稅對通膨帶來的影響可能沒有學者估計的大,但它還是有其他負面效應,可能對美國經濟帶來不利的影響。

本文為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郭家宏

喜歡這篇文章嗎?

金牛幫幫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