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方的經濟政策是「為了籌措戰爭資金而拼命爭奪財源」。自政變以來,軍政府印刷了近30兆緬幣,按當前的官方匯率約為92億美元,這導致貨幣大幅貶值並推動通貨膨脹。
自政變以來,緬甸軍事開支已成長6成。根據聯合國緬甸人權特別報告員安德魯斯(Tom Andrews),軍政府許多武器來自海外,泰國是主要中轉國。過去一年,軍政府從泰國註冊供應商進口了近1.3億美元的武器和設備,並有7個國家16家銀行協助軍政府逃避西方制裁。他呼籲泰國禁止這些武器流通到緬甸,有關銀行也應該停止助長「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的行為。
凍結主要食品價格
為了應對通貨膨脹,軍政府凍結了米、肉類和食用油等主要食品的價格,限制黃金和外幣的買賣,並試圖遏制資金流向海外。近幾周有數十人因為反這些限制遭到逮捕。
6月30日,親軍政府媒體報導稱,11人因將大米價格訂為軍政府規定價格的兩倍以上而遭逮捕,被捕者包含4家大型連鎖店的負責人和7家大米生產商。在曼德勒的市場裡,一位地方官員用擴音器宣布了豬肉、牛肉和羊肉的固定價格,並呼籲顧客舉報任何收取更高價格的攤販。
人權律師吉敏特(U Kyee Myint)指出,因為價格上漲而逮捕店主的做法是不合法的。他表示,在緬甸,法律只是名義上存在,軍政府的行為荒謬無理,不符合法律規範。
對大多數人而言,大米是不可或缺的主食,大米價格上漲時,貧困家戶受到的影響尤其大。曼德勒居民恩恩通(Daw Nge Nge Tun)表示,她現在只能購買價格便宜、通常用作雞飼料的碎米來吃。她進一步表示:「細想之下,緬甸人民的生活就像農場裡等待被宰殺的雞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