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成長都有陰暗的那一面,如同陽光照不到的苔癬,久了會忽略、不去在意,但終有一天會被人發現,使我不得不提起,但這些生命中的苔癬也成為我寫作的養料…」
母親體弱早逝,作家鄭如晴從小過著漂泊的生活,先被寄養在台南舅婆家,六歲到了高雄外婆家,小學三年級到台中跟著年輕的繼母生活,當繼母離開,中學時期的鄭如晴住校,「每個地方好像都不屬於我,就像我不屬於這個世界」。始終嚮往有自己的家,尤其渴望家裡瀰漫著飯菜香的廚房,初三時到同學家吃了從來沒吃過的臘味煲仔飯,同學媽媽殷勤為她夾菜,院子裡的花香和飯菜香讓少女鄭如晴感受難以形容的幸福,她嘆:「成長過程中,我的世界既無院落也無片瓦,始終只有我自己」。這些成長記憶在超過半世紀以後成書《往日食光》,以飲食記憶為主軸,三十道食物串起從童年及至德國留學時的難忘生命片刻。
「人生的路無論多長,有些記憶似乎只有年少時最深刻」,食物讓鄭如晴憶起許多過往,飲食記憶已昇華至生命的深處,書裡雖記錄許多憂傷往事,令人讀來為她的身世感到心疼,但她的書寫並不悲情,每個故事裡都有隱藏於食物中的溫暖與情味,也讓人看見不同時代的社會風貌。
她微微笑著:「我不想控訴些什麼,不必放大不愉快的童年和生活坎坷,隨著時間,把它收斂起來放在心裡,日後可能會成為推我們前進的力量;只要正面思考,人的臉上就不會帶著悲情或憤世嫉俗…」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鄭如晴(約41分鐘)
少女視角 旁觀大人世界
成長過程中的寂寞,使鄭如晴早熟、有著多愁善感的心靈,閱讀《往日食光》,好像看見少女鄭如晴以旁觀者的視角,觀察大人世界中的悲歡離合。童年時期的家裡總是人來人往,外婆家是大家族,親戚眾多;與繼母同住時,繼母娘家的親友也常來家中,很多故事就在人與人互動之間發生。〈滿足烘蛋〉描述繼母的養女姊姊「滿足」,在婚姻第二春找到對她好的外省男人周桑,周桑在廚房裡像變魔術一樣地把雞蛋烘得高高的,這神奇的烘蛋讓小小如晴看得著迷,更打開她對外省菜的視野。「我對烘蛋充滿好奇,只要他一來就好開心」,鄭如晴講起當年那令她驚豔的片刻,嘴角揚起,彷彿聞到烘蛋的香氣。
小學三年級時與繼母同住,每天中午可以回家吃午餐,但家裡的餐桌總是空空的,只有繼母放的五毛錢在桌上,她便常到一個攤子吃大麵羹果腹。「那時的大麵羹都是放在一個很淺的碟子裡,麵條被鹼發泡得軟軟胖胖的,碟子裡沒幾根麵,吃起來一點也不紮實,羹湯也沒什麼營養,因為麵裡含鹼,空腹吃下大麵羹,沒多久就會胃痛,經常吃完不到一小時就臉色發白,胃痛發作,老師看了趕快騎腳踏車載我回家。沒想到,去年開同學會,同學們笑著回憶當年往事,說起我老是胃痛被老師載回家,大家都好開心,因為老師不在,大夥兒就可以大吵大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