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觀點:為何大陸人民一定會自主向前走?金字塔的解答

2024-07-22 06:50

? 人氣

雖然科學實驗的意識早自亞理斯多德時代已出現,但缺乏正確測量與分析工具,至伽利略、牛頓之後,物理才有了穩定的模式與參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生理研究的是會變動的參數,也就是機率參數,要20世紀初統計思想誕生後,才有了分析工具。

二戰之後,全球開始將統計作為研究人類行為的方法,但人類行為現象經常超越生理現象的「常態分配」,是更困難的「非等機率計量思想」,更不容易獲得大眾共識。

當前教育體系的分流制度,使得送往人文社會學習的年輕學生,或者是原來就對計量沒有興趣,或者是早早被剝奪了認識計量的機會,卻要去面對門檻最高的計量思想,非常扞格。

3層需求金字塔●無老闆、選老闆、當老闆

所有社會學科都會接觸的馬思羅(Abraham Maslow)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後來被他人改創為「需求金字塔」,就是個舉世聞名的「概念模型」。

這個金字塔到底有幾層?每層追求為何?連馬思羅本人在晚年都無法確定,主因就是從未有人對其作過實證研究,都是概念推演。

本文無意在此作文獻介述,直接報告我自1980~2020對此理論的實證模式與參數:(如「TX 需求金字塔」圖)

圖1
圖1

人類有3 階層需求:

最基層:物質需求,即食衣住行、生命財產安全,在「群己關係」上,無所謂誰是老闆。願意滿足於此的人約為35%。

中階層:心理需求,主要是言論自由、個人價值,在「群己關係」上,希望能夠選擇老闆、對老闆有期待,至少要達成可以罵老闆,但老闆不會、或不能把自己調到綠島。願意滿足於此的人約為55%。

榮譽與權力●使命感或控制慾

塔尖高階層:榮譽/權力需求,又包括有點差異的「使命感」或「控制慾」,在「群己關係」上,自己要當老闆,並願不計手段追求。追求滿足於此的人約為10%。

榮譽/權力需求,在愈多元國家地區,會出現在各行各業追求上,但在唯政治國家,就會發生在政權慘烈的鬥爭上。

「使命感」過去長期被稱為「自我實現」,有一個創造歷史的理念。

「控制慾」相對更常出現,就是要當老闆,但沒有當到老闆後要做什麽的理想。

以上的參數是40年的累積,應該可適用於「類似臺灣、憲政初步」的地區,亦即原則上有經濟自由,有獲得教育的機會,軍隊已國家化,不存在壓迫與獨占階級。同時,言論自由度在85%以上,司法公正性,在小事件上可達65%,大事件約50%,則應會出現類似的參數。

外在不同的條件,可能會形成各地區不同的參數。

根據過去研究產生的「參數向量」預測,在愈不自由的地區,可觀察到高階需求者會愈減,低層需求者則會愈大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