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廢死是扭曲生命價值及自創憲法的解釋

2024-07-29 05:40

? 人氣

所謂公平正義,是衡量各種現實條件及主客觀因素,全盤的考量,作出適合的決擇,才能實現,而非單方面及片斷的的思考,僅抓住一論點,無限的擴大,掩蓋實質的爭議,這才是最虛假的偽善。有位大法官曾說死刑是滿足民眾廉價的慰藉,此話實在是違情逆理,在目前法制下,加害者被判死刑機會不大,而被害者的生命失去及家屬的精神傷害,甚至是頓無家庭經濟支柱,雙方已經是高度的不衡平,加害者縱使被判死刑,此等慰藉能彌補多少,何有廉價可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又有人主張死刑的維持,不能有利於治安,不知其有何依據,是依據社會學,心理學,還是犯罪學的理論,或者是實證結果的經驗,看不出其數據及因果關係為何。美國有學者研究執行一名死刑,可挽回18條人命,縱使不算是嚴謹的採樣歸納,在台灣,實際的情形,就有人因為認知殺一個人不會被死刑,而隨機任意殘殺無辜的小生命。新加坡同為華人社會,其治安良好,與嚴刑脫不了關係,尤其是鞭刑的實施,更是讓有意犯小罪者,也大都不敢造次。台灣現在對於食品安全衛生的危害、詐騙者的猖狂,及對兒童少年的性侵擾,一直在提高刑責,以求遏阻及減少發生此等犯罪類型,也是典型的刑罰嚇阻作用,死刑絕對還是目前台灣社會的基本防護網。

另有某位大法官在憲法法庭質問辯論者,維持死刑難道是與民意妥協,這又是何等的荒謬,民主自由的國家,全體國民決定一切,人民選出民意代表,制定憲法及相關法律,展現出國民的意志,要修改憲法及刑事立法政策,亦為相同。大法官也是民選總統任命,經國會議員同意的,現行的憲法未明定禁止死刑,刑法上也無唯一死刑的規定,授與法官斟酌各種犯罪情節的刑罰裁量權,大法官僅能在人民委託國會議員所制定的憲法,作出死刑有無違反憲法規定及維護生命價值的解釋,不得以個人的認知,來對抗有民意基礎的立法。

或有認為死刑可能誤判,更是離譜,以前的司法,或有少數採證較為粗糙,證據法則未臻於完善,偶有誤判及冤獄的情形,而現在影視科技發達,搜證方法齊全,講究科學辦案,能被判死刑者,全部都是罪證確鑿,而且都受到社會高度的矚目,持此論點者,能舉出現行審判有誤判的空間存在嗎?

再者,國際上的二公約,為我國在司法實務審判上,已經落實的執行,力求符合國際社會普遍共識的人權潮流。但是,該公約並未規定不得判處死刑,只是其適用範圍為情節最重大的犯罪,而目前各級法院,對於應否判處死刑,已窮盡一切手段,高度審酌及衡量,縱使是行為人有何重大的犯罪情節,只要對加害者的鑑定結果,還有教化的可能,都可避免判處死刑。

當然,在一個成熟理性的社會,國民普遍有紀律及道德操守,人與人在互動間,都能維持他人的尊嚴,及生命財產,可以很少用到處罰的法律,或者是實際上束之高閣。立法者在此背景之下,可考慮廢除死刑,但時空因素,社會價值的變遷及轉換,要制定或修改法律,以合時宜,是立法者反應民意,甚至是制定進步法律的事。然此並非大法官解釋憲法的範圍,大法官身負國家賦予的崇高的職務,不得在公領域上,實現其個人的意志及理念,而自認在創立憲法與時俱進的價值。

廢除死刑,不是披著道德及正義的外衣,實際上是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及傷痛。憲法法庭是憲法的最高解釋者,應該是無關政治,客觀獨立及超然,了解其權力及裁判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採取符合我國剛性明文憲法的文義,及其合理必要延伸意涵的解釋,並顧及最少干預原則,並能得到民眾及政府所有機構的高度信賴,避免自創及逾越憲法,造成更大的爭議及紛爭,方能符合憲法守護者的使命。

*作者為自由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