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四層金字塔」:我們可以畫一個四層的金字塔,來描述我們的文化與人生, 從高到低分別是:一、靈魂;二、頭腦;三、情緒;四、感官。這個理論,是我在去年5月台北論壇的演講《比民粹更散碎-抖音開啟的媒體政治新生態》首次提出的。
從個人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四層,只是比例和排序不同。你覺得你是以何者為主、何者為次呢?如果你是靈魂佔比最高的人,那人家可能就覺得你很有宗教的氣質,你也會對這方面的人事物比較親和。然後我們可以談排序,如靈魂-頭腦-情緒-感官,一二三四,這是教主、牧師、法師、大師的排序;如果是一三二四,心情排在頭腦前面,這是信徒、使途、行者的排序。而如果有人表面上偽裝成這樣,其實是把感官或情緒放在最高層,靈魂放在最底層,那這就是所謂的邪教。
依此類推,頭腦型的人,氣質就比較傾向知識份子、精緻藝術,職業也可能是腦力勞動居多;心情型的人,氣質會比較傾向社交人士、通俗藝術,適合與人來往的職業;那感官型的人,給人感覺會像野獸嗎?有可能,但在現代社會呢,適合這種人的工作就是體育方面的,或者要講究手藝的,例如廚師、工匠。當然,你也可能是「均衡型」的人,可以隨著環境需要來轉換形態,甚至做到和什麼樣的人都能談得來,都能一起共事。又或者,你本來是某一型的人,但環境沒有給你適合的發展條件,你就只能勉強自己去做其他類型的事情,甚至可能幾十歲都沒發現自己真正的天賦。
而從環境來說,靈魂主導的社會,可以說是一些神權社會曾經做到,而現代「極權主義」想做但做不到的境界;頭腦主導的,可以說是「精英主義」;心情主導的,可以說是「民粹主義」;我們所熟悉的近現代社會,就是把神權邊緣化以後,在精英和民粹之間拉扯;也有一些統治者想把自己變成神,但在民智已開和資訊能夠流通的情況下,那便成不了大氣候。
那麼,有沒有感官主導的社會呢?
很難有。人可以偶爾地、局部地營造這種場合,但不可能長久靠這一層來構建社會,因為人與人相處久了以後,總會有用心、用腦、發育靈魂的需要,上三層的成分就會漸漸多起來,即便是原始社會也不例外。
再者,「感官層」相較於上三層最大的不同,就是,靈魂型、頭腦型、情緒型的人與社會,多少都會標舉出一些崇高的、神聖的價值,也就是所謂的「主義」,去砥礪自我、團結眾人。然而「感官層」不會生出這種信仰──雖然你也可以說古人崇尚健美的肉體、豐滿的乳房等等,但那些「美學」很顯然就是上三層的東西,都被提煉出了一些正經的要素,這和今天網友會刷到的「我崇拜奶子!奶子奶子奶子!」或者「我看到這貓貓影片就覺得人生圓滿了」之類狂歡式起鬨,就有本質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