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垃圾時間,有這個概念存在嗎?
這,成為最近大陸的一個風起雲湧的議題,從去(2023)年夏季開始在網路上流行,許多新媒體博主相繼討論或者引申。結果,終於在最近連續遭到《新華網》與《人民日報》的點名批判。何謂「歷史的垃圾時間」?來自體育賽場的觀念。就是在比賽中兩邊已經差距過大,就像是籃球到了第4節一方已經領先30分,所以都派上板凳球員,而落後方再怎麼拚命都無法逆轉,敗局已定。又或者棒球賽的後面幾局,有一方領先10幾分,比賽其實已經形同結束。簡單說,人們能做的只有靜待塵埃落定而已。
那麼,到底有沒有歷史的垃圾時間?筆者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黃仁宇先生的巨著《萬曆十五年》,所談的就是一個典型的歷史垃圾時間。他在該書的結論中談到,雖然距離大明王朝的滅亡還有將近60年,但是這個王朝的文明已經趨向死亡,無論皇帝、大臣、官僚、將領、學者,到底是奮發、是創新、是保守、是協調、是袖手旁觀,是逃避、是清廉、是貪腐……也都已經無關緊要,沒有任何的生命力,起不了作用,完全一灘死水。只有靜待努爾哈赤白山黑水的興起,子孫入關建立新王朝而已。
其他的朝代也都有類似的情況。北宋在王安石變法失敗,財政與軍事的危機無法解除,黨爭激烈,等於也是宣告進入垃圾時間,情況與明朝很類似,故50年後金人攻下汴京。大清王朝也是,1895甲午戰敗,威信盡失,列強瓜分開始,也是歷史垃圾時間的開始,往後庚子新政、立憲運動,與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都無法挽救王朝的墮落,17年後被武昌的槍聲所顛覆。中華民國在七七事變爆發,與日軍全面開戰,將自己的軍事與經濟力量全部在生死存亡的戰役中燃燒殆盡,其實也等於宣告進入垃圾時間了。
當年思宗勤勉,只能煤山上吊;光緒變法,最後病死瀛台,老蔣將自己的黃埔子弟數十萬犧牲慘重,前仆後繼,也無法逆轉這個垃圾時間。所以,每個時代都給予各朝代機遇,但是在改革失敗,無法從思想到制度、器物等層面給予力挽狂瀾,將社會階級流動重新激活,那麼垃圾時間就開始了。
節點已過,過了就很難逆轉?
但是,歷史的垃圾時間有沒有可能絕處逢生?也不是完全沒有。大家可能或感覺這不是與筆者前面的論述相悖?其實也不是。因為,歷史結構主義有其侷限,而人類是活的,永遠不會被結構所侷限。所以,上述的北宋在垃圾時間的清算後,竟然出現了岳飛、韓世忠等等一批良將的奮戰努力,守住6成國土,宋朝僥倖逃走的一個王子在江南重建政治核心,150多年間又創造輝煌的城市文明。1949年,在那幾乎絕望的時刻,古寧頭奇蹟般的勝利,朝鮮戰場石破天驚的爆發,終於讓美國政策大轉彎,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得以絕處逢生,直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