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球觀點:「社會氛圍」比「兵源不足」更重要

2024-08-13 06:50

? 人氣

圖為國軍第三作戰區舉行「重砲保養射擊操演」,模擬敵情狀況,執行灘岸火殲射擊任務。(第三作戰區提供)

圖為國軍第三作戰區舉行「重砲保養射擊操演」,模擬敵情狀況,執行灘岸火殲射擊任務。(第三作戰區提供)

解放軍擾台有日益接近我內水及領空的趨勢,之前《華盛頓郵報》報導台灣因兵源不足、缺乏裝備與訓練等問題,在面對解放軍日步步進逼的情況下,自我防衛進行並不順利。然而,國防事務恐沒哪麼單純,《華郵》提及的問題是屬於有形的戰力,筆者認為無形的社會氛圍才是我國防最大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台灣少子化是一事實,甚至成為常態,從大專院校不斷退場即可印證,到117學年度生源不足將達高峰,屆時可徵之兵更少。政府從人口數據中即可知道,在理想狀態下每年有多少兵源可徵召,以作為不對稱作戰整體國防兵力規劃的依據。

此外,科技再進步,人力仍是目前戰爭最基本的要件,從烏俄戰爭雙方不時在徵兵就可知道單兵的重要性。現行訓練單兵的軍士官人數是否足夠,也是我們要正視的問題,我國優秀官校生赴美就讀,不代表我基層軍士官員額是滿編的。曾經聽過一個解嘲式笑話是這麼說的:將來國軍的生態恐會像是計時沙漏器一樣,上層軍官和底層阿兵哥多,壓得中層軍士官變瘦得喘不過氣來。如何讓軍校能招滿學生,且學員願意留下為國服務,是台灣共同的責任。

其次,我們需深思且面對現實的問題是,一年期義務役真的夠嗎?當政府宣布恢復一年期義務役時,筆者一有機會就詢問陸海空退役不久的軍官,綜合他們的意見是,在為真正戰爭備戰的情況下,一年期義務役是不夠的,單就熟悉個人武器與裝備的拆卸及保養,保守估計需花半年的時間,更何況各所屬單位共同財產也要維修,尤其是擁有重或新式武器的單位,更需要師傅手把手的教導訓練,但經常有新兵才剛上手就要退伍,使得技術與戰技無法有效傳承。問其義務役期限應該多長?兩年期是最大公約數。然而,這個議題又將是家長能否接受的問題。

再者,美國並未全數交付我所採購單兵操作的武器裝備,部分原因是美國優先提供給烏克蘭及以色列,卻也拖延國軍能早日熟悉武器操作與技巧的時程,當應有且基本的武器非每人一把時,就算美國派軍事顧問在台訓練國軍,我派營級人員赴美接受新式武器訓練,戰時的效能恐事倍功半,加上如果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也對我國防投下相當的變數。

最後,筆者已過耳順之年,但從未如此擔心兩岸會爆發戰爭,希望是杞人憂天,但是現在兩岸及全球局勢的發展,令吾人無法有審慎樂觀的想法。除了戰爭所需硬體的條件外,我們也要誠實地捫心自問,台灣準備好無形的心理建設了嗎?烏國長年受俄國欺壓,加薩地區經常受以國侵擾,人民早已知道如何防範戰火,遭受砲火蹂躪時,仍損失慘重。台灣沒有過那般地獄式的經歷。

台海是否會爆發戰爭,無人可預測,但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用兵的基本原則,試想,北京會等台灣都準備好才發動《零日攻擊》嗎?「黑熊部隊」又有多少訓練是逼近真實戰況呢?兩岸一旦發生戰爭,無人能置身事外,台灣全體都應及早做好備戰準備。

*作者為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光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