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各地政府出台規定,響應中央政府的號召過「緊日子」,有的限制空調設置的溫度以節能,有的要求公務接待用食堂菜品,有的規定高鐵沿線出差不准用專車。更大的背景是在中國公務員和各種財政供養人員中延宕的「降薪潮」。
專家認為,這些現象背後原因是中國政府捉襟見肘的財政收入以及長期失衡的央地財政關係,雖然最近結束的中共三中全會對此有所應對,但在低迷的經濟形勢下,這劑「苦藥」變得越來越難以下咽。
「緊日子」
「我每個月不到4000元的到手工資,指望著年底的獎金過日子呢,(今年春節時)聽說獎金沒了,立刻就流下眼淚。」中國西南地區的科級公務員劉小姐(化名)告訴BBC中文,他們部門有考核目標,往年考核完成後,她一般能拿到5-10萬不等的年終獎。
「公務員去年就開始過『緊日子』了。」劉小姐說,去年公務員「減薪潮」應該是第一波,然後才是事業單位、國企等機構。
中國各地在此期間陸續出現公務員降薪的消息,比如有公務員網民在社交媒體上吐槽自己降薪兩到三成,其工作所在地為廣東、浙江、江蘇,網上還出現了「經濟越發達地區降得越厲害」的說法。
去年底中國財政部會議就已提到「緊日子」,今年3月「兩會」上這個詞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受「緊日子」影響的不止公務員。今年以來,金融領域降薪屢屢見諸報端,駐香港中資機構減薪,甚至有員工已發放的獎金被追回。最近多地公立醫院傳出薪酬制度改革的文件,也被理解為降薪舉措。人口大省山東上周一度傳出省屬事業單位「全部轉企」的消息,被解讀為10萬人告別「鐵飯碗」,雖然當地政府稱「這些均為誤讀」,但也未明確否認事業單位人員轉制的消息。
除了降薪,各地政府部門過去半年在日常運作成本方面也開始「各出奇招」:蘇州要求高鐵沿線公務出行原則上不安排公務用車和租車保障;公務接待安排在機關食堂的,原則上提供職工餐菜品。安徽省要求推行無紙化辦公、空調冬季不高於20℃夏季不低於26℃、嚴禁同城接待。
陝西要求辦公用房能不修的不修、能小修的不大修,公車超8年的能用繼續使用,降低採購費用,嚴格差旅審批。湖南省規定更新公務用車必須同時達到使用年限超過8年、行駛里程超過25萬公里的條件,提倡在機關食堂開展公務接待,閒置用車設備交屬地公務倉管理。
在中文互聯網上,不斷有受到影響的個人曬出工資單抱怨,但也有網友認為,在經濟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不能只讓普通人過苦日子,鐵飯碗至少過下緊日子,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