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財政收入吃緊
「目前,(中國)地方財政面臨一些挑戰,主要是收入面臨壓力。」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解釋稱,以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高度依賴於土地出讓,而由於房地產業低迷,這一收入來源已明顯枯竭。2024年上半年的土地出讓收入為15.3兆元人民幣,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5.7%。
去年底,國際評級公司穆迪發佈報告稱,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A1不變,但將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穆迪給出的主要理由就有地方債過高,使中國政府刺激經濟的財力下降;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使中期經濟受到影響;而這兩者也互相影響,因為房地產下行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帶來較大衝擊。
除了土地收入,宋林表示,今年的稅收收入看起來比去年略有好轉,但仍低於往年,原因是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各種減薪和凍薪情況也可能對所得稅產生影響。
「鑑於收入壓力如此之大,又無法立即解決問題,自然要控制支出,最簡單的一步就是減少人們認為的開支浪費。」宋林稱。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怨聲載道」,主要因為分配的財政資源少,而要幹的活很多。
1990年代初中國財稅體制下各省上繳中央稅收的積極性很低,1992年中央財政赤字1000億元,甚至到了國家機關沒錢發工資的地步。時任副總理朱鎔基決定「分灶吃飯」,與地方政府按稅種和比例進行分稅制改革,「國稅」與「地稅」的分野產生。但時過境遷,30年後到了地方財政捉襟見肘的時候。
「地方政府提供了絕大多數的公共服務,但只獲得了約一半的稅收。」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經濟學家哈利·墨菲·克魯斯(Harry Murphy Cruise)向BBC中文表示,這使得許多地方政府無法提供目前所需的反週期支持,並引發了外界對其長期財政存續能力的質疑。
解決辦法:調稅制還是加稅?
除了過「緊日子」,中國如何最終解決這場財政危機?
克魯斯認為,剛剛結束的中共三中全會的一大積極成果是承諾解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失衡問題。決策者承諾增加中央政府的支出,以減輕地方政府的部分負擔。此外,他們還承諾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資源並擴大其徵稅範圍。
三中全會後,中國財政部就表示要「考慮將推進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並穩步下劃地方」。
消費稅是中國四大稅種之一,由生產商向當地稅務機關繳納。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消費稅為1.61兆元,佔稅收收入約8.9%。
諮詢機構普華永道的一份報告提到,消費稅的目的是抑制損害人民健康的產品,高耗能、高污染產業,以及部分奢侈品的消費,如果消費稅徵收環節下劃地方,需要注意是否會出現地方政府為了增加收入而鼓勵煙酒行業、奢侈品、以及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發展的現象。
不過,克魯斯認為,這些政策旨在使地方政府財政更具有可持續性,擴大稅基將為地方政府提供財政空間,使其能夠提供所需的服務。他同時提醒,新政策在解決地方政府已經背負的債務負擔方面可能收效甚微,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來解決債務問題,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仍將籠罩在陰霾之下。
更為直接的選項可能是加稅。中國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近期撰文稱,中國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在2018年為28%-29%,從2019年開始推行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到2023年這一比重降到26%。低於同等收入國家30%左右的比重,更低於發達國家35%以上的比重。
他據此認為,有必要提高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而且綜合來看,房地產稅從屬性上看最適合於作為地方稅的稅種,也是推動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的最佳稅種。
但中國經濟當前並不好過,二季度突如其來的經濟降速,使全年保持5%增速變得艱巨。宋林認為,財稅體制改革還面臨許多挑戰,而在經濟疲軟時期增加新稅種,尤其具有挑戰性。
責任編輯/林庭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