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於今(21)日~24日登場,據傳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將來台共襄盛舉,由他掀起的AI旋風,這幾天在台灣股市未演先轟動,多檔機器人概念股展現凌厲漲勢。身為喊水會結凍的AI霸主,輝達究竟厲害在哪裡?為何其他科技巨頭仍難取而代之?
《華爾街日報》分析,輝達因為AI晶片變得炙手可熱,他們最關鍵的建設並非硬體本身,而是一道能夠留住客戶,將競爭對手拒於門外的商業堡壘——也就是以晶片、軟體築成的巨大屏障。
過去20年,輝達打造一座科技界稱之為「圍牆花園」(walled garden)的體系,這與蘋果(Apple)自創的系統相似,但蘋果的服務主要面向一般消費者,輝達的的重點則聚焦於使用其晶片構建AI系統和其他軟體的開發者。
千萬別小看這道圍牆。有了圍牆花園,即使面臨其他晶片製造商,甚至是Google、亞馬遜(Amazon)等科技巨頭的競爭,未來幾年內輝達在AI市場被取代的可能性依然極低。
或許有人好奇,為什麼從長遠來看,業界競爭的焦點不僅是電路設計能力,而是編碼能力?為什麼這些公司競相開發軟體,只為了繞過輝達的防護屏障?
輝達透過CUDA建立強大生態系統
輝達「圍牆花園」的關鍵是一個名為CUDA的軟體平台,於2007年問世,解決了一個當時還沒有人遇到的問題:如何使用輝達的專用晶片運行非圖形軟體,例如加密演算法、加密貨幣挖礦等,這些晶片最初是針對3D圖形和電子遊戲等高強度應用而設計的。
CUDA讓圖形處理器(GPU)能運行各種計算任務,其中包括近年火熱的AI軟體,也正因為相關產業蓬勃發展,促使輝達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
不僅止於此,CUDA還只是個開端。每年,輝達推出專門的代碼庫,以此回應軟體開發者的需求,使其GPU能以英特爾(Intel)、超微(AMD)等品牌傳統通用處理器無法實現的速度執行大量任務。
就以輝達內部的軟體工程師向來多於硬體工程師人數這點來說,不難看出這家公司的軟體平台有多麼重要。黃仁勳曾經為此說明,公司將這種硬軟體結合稱為「全端計算」,這代表從晶片到構建AI的軟體,輝達全都自行操刀一手包辦。
每當競爭對手宣布推出AI晶片,對他們來說最大的挑戰依然是面對輝達客戶使用了超過15年的系統。長年下來,這些系統已經累積大量代碼,而且這些軟體很難轉移到其他競爭對手的系統上。
在今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輝達宣布CUDA現在包含超過300個代碼庫和600個AI模型,並支持來自約4萬家公司中,500多萬名開發者使用的3700個GPU加速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