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王陽明應重受性平教育

2024-08-28 05:30

? 人氣

演員王陽明日前因回應網友「我不比娘砲的動作」引起熱議。(圖/楊艾喬攝)

演員王陽明日前因回應網友「我不比娘砲的動作」引起熱議。(圖/楊艾喬攝)

日前藝人王陽明出席活動時,因為拒絕與粉絲比愛心,並在粉絲的貼文底下回覆自己不比娘炮的動作,引發社會大眾對於性別氣質的討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忽略多元性別表現的流動性

筆者不禁想起葉永鋕,永鋕已經離開我們24年,他的離去對台灣社會影響深遠,不僅引起社會大眾對於性別平等教育的討論,也推動後續相關法條的制定與修正。2004年立法院修法將《兩性平等教育法》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將教育的方向從兩性教育轉化成多元的性別教育。

儘管如此,王陽明的發言仍體現台灣的性別教育仍有不足之處,從他直覺將比愛心動作與女性聯想在一起,忽略每個人擁有不同性別氣質的獨特性,可以看出在他的認知中只有男女兩種性別的差異,而這兩種性別也只能擁有特定的性別氣質表現。

將比愛心視為一種娘炮的動作

性平協會也因此事特別發文譴責王陽明在社群平台上的「娘炮」說法具有歧視性,不想比愛心沒有錯,錯的是王陽明不應該因為不想比愛心,而使用「娘炮」這種具有歧視性的詞彙,從王陽明的貼文中可以感受到他對於「娘炮」的理解是抱持著貶低以及排斥的。

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性別氣質以及要以什麼樣的姿態在這個社會上生活,不應該把性別框架化,把任何一種行為視為單一性別才能做的事,更不應該以一種貶低、排斥的態度去看待非典型性別氣質的行為。

做自己的前提是不能影響他人

上述所提到王陽明擁有拒絕與粉絲比愛心的權利,但將比愛心作為娘炮的行為,可能會讓其他非主流性別的人,感受到社會的排斥,沒辦法坦然做自己。也因此,在此事件發生後,教育部也特別在臉書發文表示:「我們不要被他人限制自己的模樣,也不要批判他人的模樣,這才能讓台灣社會往性別平等的路上更向前一步。」

筆者認為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以及尊重別人擁有不同的樣子一樣重要,期許台灣社會能夠越來越接受多元性別及非典型性別氣質的表現,讓台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多元平等、自由民主國家。

*作者為成大法律系二年級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