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峻,各國紛紛加大力度推動碳定價政策,台灣也在 8 月 29 日正式公布了「碳費收費辦法」三項子法,正全力迎向全球淨零經濟潮流。台灣雖然是碳定價後進國家,但是後發優勢讓環境部得以參考各國防弊經驗,可以說台灣碳費是全球最嚴格的碳定價制度之一。
台灣國發會設定的 2030 年台灣減量目標為 24±1%,今年年初環境部將 2030 年減量目標上調到25-28%。儘管還追不上歐盟設定的 55% 減量目標,但目前世界各國減碳目標更接近鼓勵性質,台灣卻是初上路就設計困難的目標,並以《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 約束企業強制遵循環境部的時程。
除了有政策的強制力,台灣經濟結構也與歐盟不同,由於台灣是世界前沿的製造大國,人均碳足跡向來名列前茅,台灣的減碳難度比起歐盟的減碳難度自然大上許多。因此對於台灣企業而言,碳費政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減碳政策看齊先進國家,台灣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
台灣的碳費政策旨在快速推動國內企業的低碳轉型,並對排放大戶設下了明確的減碳目標與時間表。然而,高額的碳費和嚴格的監管措施,可能對國內企業,尤其是高碳排放行業,如鋼鐵、石化等,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與營運挑戰。
這些傳統產業在台灣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不僅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對台灣的出口貿易貢獻頗多。只是,這些產業同時也是台灣碳排放的主要來源,2023 年台灣碳排量有 52.92% 來自製造部門,其中前三大碳排放產業分別為石化業、電子業及鋼鐵業,約佔製造部門六成五至七成的碳排放。
三大產業雖然規模龐大,卻是國際公認的「貿易暴露」產業。在氣候治理領域,貿易暴露產業可能會因為政策限制而流失競爭力、外國搶走商機繼續排放大量溫室氣體,最終導致減碳政策失敗,這種現象被稱為「碳洩漏」。
歐盟避免產業發生碳洩漏的方式,是給予境內碳洩漏高風險產業 100% 免徵,並且提供諸如競爭力基金等財源,為歐盟企業提供能源成本補貼與基礎建設財政支援。歐盟為了進一步保護企業競爭力,還設置了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讓非歐盟企業必須對歐盟支付碳費。
環境部的構想則非常有野心,自始就沒有提供台灣企業 100% 免徵額度,而是給予原訂名「碳洩漏風險係數」,後來改稱「排放量調整係數」的特殊參數,讓台灣的碳洩漏高風險產業可以用 0.2、0.4、0.6 三個階段,逐步提高碳費繳納的額度,讓企業有強烈動機減碳。從這一點看,台灣的制度嚴格程度是世界第一,相對而言企業的壓力也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