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的中國三中全會終於在7月18日落幕,7月15日至18日舉辦的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CCP)中央委員會5年一度的會議,通常將會決定和公布一系列解決長期問題的重大方針和政策。歷史上,三中全會是決定中國關鍵政策轉變和經濟改革的重要會議。然而,今年的會議最終似乎並沒有解決投資者們對於中國經濟方向的疑問,7月19日的新聞發布會也較為平淡。儘管官方媒體統計了300項改革,但據報導其中大部分改革已經在進行中,並非是全新的舉措。
經濟持續失衡 中國面臨三大挑戰
這是中國主席習近平執政後的第三次三中全會。第一次在2013年11月召開,當時習近平上任不久,三中全會只是定下任期內的執政基調。第二次三中全會於2018年召開,會議的重點也不在於改革,而是側重於取消中國憲法中的領導人任期限制,以利習近平連任。此次是第三次、也是新冠疫情後的第一次三中全會。中國正面臨經濟持續失衡的問題,特別是私人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非常低。事實上,自習近平上任以來,外部環境急遽惡化,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執政時期,美國的領導風格都比從前更加激進。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中全會後的公報以及新聞發布會,強調了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十分艱巨,也承認了中國國內面臨的三大挑戰,即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地方政府財政狀況不佳和系統性金融風險。對此,中國提出了3項應對措施:第一,通過城鄉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城鎮化進程;第二,財政政策集中化;第三,進一步注重創新和技術升級。
「新型體制」是真的新?還是老生常談?
首先,土地制度改革是本次報告中的重點,目的是加快城鎮化進程。城鎮化進程加快將產生額外的基礎設施需求,並繼續將農村低生產率的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從而促進經濟增長。第二,財政改革被提及為「國家戰略規劃體系」的一部分,旨在集中更多的財政責任,削減地方政府的支出。自2021年中以來房地產投資暴跌,導致地方政府財政收支失衡加劇,因此改善地方政府財政狀況十分必要和緊迫,但會議報告中給出的方向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進一步集中政府支出可能會對許多關鍵問題產生影響,例如中國實施產業政策或研發支出的方式,這些方式長期以來一直基於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第三,將創新和產業政策作為會議重點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在一年前,發展「新質生產力」就已經是政策議程的重中之重。但文件中有2個詞彙格外引人注目:「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以及「人才」。目前尚不能明確「新型體制」是真的新,還是老生常談,實施以創新為中心的產業政策。但很明顯的是,中國政府對於以供應為中心的增長模式非常滿意,世界其他地區對於中國產能過剩和向全球貿易體系傾銷廉價出口產品的抱怨,並未引起中國的重視。原因可能在於中國迫切希望減少對美國的技術依賴,實現自力更生。此外,創新有望提高生產力,從而減輕老齡化對增長的負面影響。
總體而言,3個方案對應3個挑戰,中國正試圖通過城鎮化和創新進一步提高工業產能,同時改善公共財政並變得更加自力更生,來緩解經濟結構性減速的問題。中國希望這3項措施能夠形成良性循環,從而降低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
接下來,就是等待政府推出改革的具體措施和細節。對於此次三中全會制定的政策,人們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這些措施不足以解決中國的經濟困境。首先,中國經濟需要恢復活力,但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情緒不太可能因這些措施而高漲。事實上,中國政府尚未宣布任何具體的改革措施來緩解過度儲蓄和支持家庭消費。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建立一個福利國家並運轉良好,但是這個方向似乎不在中國的計畫中;其次,與第一點相關的是,在國內需求疲軟的情況下,中國似乎並沒有關注進一步提高生產帶來的問題,例如針對中國進口的保護主義勢力正在崛起;最後,中國的私營部門通常比國有企業更具生產力,但面臨的監管限制更加嚴格。與2013年和2018年的三中全會相比,這次會議在談到私營部門的作用時省略了形容詞「決定性」,表明對於私營部門的監管方向可能不會放寬。
*作者為法國外貿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本文選自177期台灣銀行家雜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