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賜觀點:印度調整對中國的經貿政策─從「中國加1」到「中國加 I」

2024-09-11 07:10

? 人氣

印度政府鬆綁中資的第三個考量則是內部需求。莫迪總理所屬的執政黨在今年大選中表現不如預期,其中之一的問題就是就業機會不足。印度電子業部門便抱怨,由於限制中國投資和簽證等問題,延誤阻礙莫迪政府增強本地製造業的目標。根據印方估計,在過去四年中,由於對中籍技術人員簽證核定的管制,已導致電子製造業部門損失約150億美元的產出,包括電信、鋼鐵產品和太陽能板等行業。因此,相關產業也持續發聲,要求放鬆來自中國的技術人員和投資管制,以協助相關產業發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印方政府內部對於這項政策的調整仍有不同聲音。商業與工業部長戈亞爾(Piyush Goyal)便表示無意調整對中資的立場。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 Jaishankar)則認為不該以「開放經濟」為由而犧牲國家安全。他主張需謹慎審查中資,因為印度跟其他國家不同,面臨一個「特殊的中國問題」(special China problem)。

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輿論對中印關係已開始出現風向變化。印度《星期》(The Week)週刊7月21日的封面故事為「與戰狼共舞」(Dancing with the Wolf Warrior),探討印度如何從中國學到發展經驗,而非專注於中印衝突。《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8月31日的社論則指出,雖然前方的道路充滿不確定性,但印度和中國可能正在逐漸接近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這些報導跟以往一面倒的反中言論大異其趣。

印度在處理中國投資問題上是基於國內外經濟利益的產物。但這並不意味著印度對中關係的完全改善。在目前的中印關係中,邊界爭議仍是雙方最大的心理障礙。展望未來,雙方關係的發展仍繫於領導人的意旨。莫迪跟習近平都可能於10月前往俄羅斯喀山(Kazan)參加第十六次金磚國家峰會。外界注意到,中印在7月30日到8月29日這段期間內,不尋常地接連舉行兩次「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會議」。雖然這個會談的層級不太高,但從一個月內舉行兩次的頻率來看,雙方顯然有意趕在某個時間點前達成一些共識。如果前述的邊界會談有實質成果,莫迪與習近平便可能在金磚峰會舉行2020年邊界衝突後的首次正式會談。「莫習會」的成敗也將決定中印關係是否能夠翻篇前進。

*作者為臺灣印度研究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