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哲連斯基總統本人表達了他對川普獲勝對烏克蘭人意味著什麼的遠見,儘管說得相當委婉。
他在七月份對BBC表示,這將意味著「艱苦,但我們的人民已經習慣了這種艱苦」。
川普的塔利班言論引發「阿卜杜勒迷因」
BBC首席國際記者麗斯·杜塞特(Lyse Doucet)
2021年8月,當美國匆忙撤出它的最後一批軍隊、疏散了數以千計的平民、隨即塔利班橫掃喀布爾時,這場美國史上最長的戰役結束了。
毫無意外地,這場辯論提到了這一問題,並且這個問題被避開了、否定了、扭曲了。
賀錦麗沒有直接回答「你是否對撤軍的方式負有責任?」
作為一個密切關注混亂撤軍的記者,我從未聽說副總統在那些最終決定的關鍵幾周中參與決策。但是她明確表示,她同意拜登總統當時下達的撤軍決定。
川普誇口稱自己與「神學士頭目」「阿卜杜勒」進行了強硬對話,「阿卜杜勒」「仍然是神學士頭目」。
但川普似乎指的是阿卜杜勒·加尼·巴拉達爾(Abdul Ghani Baradar),此人與美國簽署了撤軍協議,但他從未領導過塔利班,並且自塔利班上台以來,這位人物一直在被邊緣化。
這一提及立即引發了一波網絡迷因,大量名為「阿卜杜勒」的人都參與進來,大家都在問「誰是這位阿卜杜勒?」
兩位候選人都把焦點集中在與神學士有缺陷的協議上,事實上,是川普團隊進行了撤軍計劃的談判,而拜登團隊迅速實施了這個計劃。
川普說協議很好,因為「我們在退出」。
沒什麼別的好說的,這場撤軍變成了一場徹底的災難,所有人都對此有責任。
賀錦麗對北京意味著不確定性
BBC駐中國記者碧嘉蘭(Laura Bicker),發自北京
對於這裡的領導人來說,賀錦麗是一個未知數,即使在辯論後依然如此。
她在中國問題上沒有任何記錄,在辯論舞台上,她只是重覆了她的立場,即在這場21世紀的競爭中,美國將勝出,中國會輸。
副總統代表了一種中國很不喜歡的一個特性,那就是不確定性。
因此,習近平主席最近利用美國官員的訪問呼籲兩國超級大國之間的「穩定」,這也許是給現任副總統的一個信息。
中國學者的普遍看法是,她不會偏離拜登總統緩慢而穩重的外交策略。
然而在辯論舞台上,她展開了攻擊,指責川普「向中國出售美國芯片,以幫助其改進軍隊並使其現代化」。
川普明確表示,他計劃對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
這將進一步提高他此前在擔任總統期間就對中國增加的關稅,當時的關稅政策就已經打響了2018年的貿易戰,中國隨後也進行了反擊,許多研究表明這對雙方都造成了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