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面臨挑戰!人民幣的「去美元化」能走多遠

2024-09-15 11:50

? 人氣

沙烏地、巴西和阿根廷效仿俄羅斯

北京已經與其他幾個國家達成了以人民幣進行更多貿易的協議。沙烏地阿拉伯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去年11月與北京簽署了一項為期三年的價值約為69.3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項協議標志著全球能源市場可能發生重大轉變。這些市場傳統上由美元主導,因此有「石油美元」(Petrodollar)一詞。雖然在短期內沙烏地所有石油銷售都轉向以人民幣定價的可能性不大,但這一協議使兩國可以在不破壞現有貿易慣例的情況下進行嘗試。

「沙烏地阿拉伯向中國出售石油和天然氣。他們獲得人民幣,可以用來購買中國商品或投資中國,沙烏地人已經這麼做了。這是一種以物易物的貿易。」希爾珀特說。

巴西、伊朗、巴基斯坦、奈及利亞、阿根廷和土耳其等國家也同意進行更多人民幣交易。以伊朗為例,西方的嚴厲制裁迫使德黑蘭進一步落入中國的影響範圍。貿易分析公司Kpler的油輪跟蹤數據顯示,中國煉油商去年購買了伊朗90%的出口石油。伊朗通過中國的小型銀行接收人民幣的石油付款。

阿根廷長期面臨嚴峻的經濟危機,嚴重缺乏美元來支付進口貨物、償還債務和穩定阿根廷比索。通過以人民幣結算更多與中國的貿易,這個拉丁美洲國家可以節省美元,減輕外匯儲備的壓力。

資本管制阻礙人民幣崛起

儘管北京正努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但專家表示,人民幣尚未與其他全球貨幣實現可完全兌換,而這一點對於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至關重要。北京還維持著資本管制,限制資本的自由流動。

除了擔心對牢牢掌握權力的威脅外,中國領導人還害怕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重演。當時華爾街由於亞洲各國債務沉重而做空多種亞洲貨幣,引發大規模資本外逃。

希爾珀特認為,成為一種完全可兌換的貨幣「代價高昂」,這將帶來政治和經濟的不穩定。「人民幣將受到貨幣投機的影響,這是中國人害怕的。他們看到了泰國和韓國的下場。」

在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的頂峰,泰銖和韓元兌美元的匯率下跌了一半以上,泰國和韓國與印尼一起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救助。

「北京沒有發出解除資本管制的信號,而這是人民幣實現其作為全球貿易貨幣的關鍵因素。」尼古拉澤說。

北京對人民幣的控制還帶來了另一項好處,即在經濟成長放緩時,可以靈活地讓人民幣貶值以促進出口。中國領導人在2015年和新冠疫情期間都採取了這種措施。目前有猜測認為,人民幣可能會面臨另一次大幅貶值。

習近平希望中國成為「金融強國」

盡管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在短期和中期內仍然穩固,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1月重申了他讓中國成為「金融強國」的雄心,並指出中國模式與西方模式截然不同。

作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在推動世界向多極化貨幣體系轉型時面臨許多挑戰。這些挑戰包括企業、家庭和地方政府債務水準較高,不斷惡化的房地產危機,以及一個不透明的影子銀行系統。與西方和亞洲鄰國持續的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關係也威脅著中國相對緩慢的疫情後復蘇步履。

希爾珀特認為,中國並沒有真正融入全球金融體系,因為它有「許多低效之處」,包括獲得高額補貼的國有企業以及粗放的國內金融體系。他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經濟大國,這不是正確的策略。」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