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速崛起為亞洲帶來新成長機會,台灣憑藉半導體生產優勢,在AI產業供應扮演關鍵角色。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今(23日)表示,美中對立,是促使台灣成為NVIDIA等AI領導地位企業所依賴的關鍵研製基地,確認了台灣在全球AI戰略中「軍火庫」角色。
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23日舉辦「地緣政治、政府新政與前瞻科技發展研討會」,王健全擔任主持人,他在致詞時強調,過去地緣政治主要受限於國家地理位置,但隨著AI崛起,新戰略物質已改變這樣的格局,過去的20年石油是關鍵資源,但未來將被AI技術取代。
王健全強調,台灣擁有7奈米以下的AI晶片生產技術與壟斷地位,市佔率超過80%,台灣在AI領域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未來20年全球AI供應鏈中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包括台灣在內,美、歐、日、韓也都積極投入AI領域,在各自開出屬於自己的優勢,屆此提高國家安全保障。
中經院第二研究所分析師黃仁志指出,美國IC設計企業具有競逐高算力晶片優勢,應用端企業多尋求開發自家晶片,而歐洲則偏重提高半導體生產能力,以先進製程為槓桿,著重在特定製程能力、特定應用客製化設計。
在亞洲方面,黃仁志指出,受到美國主導的半導體技術限制,中國先進半導體開發進程與前景較為不利,但在成熟產能上則有顯著提升。韓國則具有記憶體晶片與半導體聚落優勢,日本具有設備材料槓桿製造能力優勢。
黃仁志進一步指出,台灣的晶圓代工與生產優勢下,整體產值將會持續擴大,但各國積極佈局提高AI晶片研製能力下,台灣如何保有全球高市佔率是一大挑戰,未來或者將面臨市占率下滑的情況,該如何保有全球競爭優勢是未來重要課題。
王健全呼籲,台灣可從日本、韓國,以及歐美國家經驗學習發展適應自身的AI應用模式,進一步克服潛在的挑戰。他預估認為,未來3至5年,AI技術將逐漸從基礎應用進階到商業模式,台灣該把握這個機會,鞏固自己在全球AI產業中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