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追求榮耀的餐廳老闆來說,米其林的榮譽可能還是太誘人了;但對那些只想繼續開餐廳的人,不追求米其林可能比較安全。」
《經濟學人》
紐約米其林指南本月新增了12家餐廳,從「高級法式」到「生態時尚」不一而足。對於餐飲業來說,能在米其林指南獲得星級評鑑無疑是最高榮耀,但《戰略管理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刊登的一篇研究卻發現,米其林殊榮可能成為餐廳的「詛咒」,讓這些摘星者更容易在未來幾年內關門大吉。總的來說,在2005到2014年間獲得米其林星級的餐廳中,竟有高達40%在2019年底已經結束營業。
倫敦大學管理學院的丹尼爾・桑茲(Daniel Sands)教授追蹤了2000到2014年間在紐約開業,並在《紐約時報》獲得星級評論的餐廳。他發現這些受到肯定的餐廳,在日後又獲得米其林星級評鑑之後,在幾年內倒閉的機率竟然比沒有獲得米其林星級的餐廳還要高。即便將地點、價格和菜式等因素都考慮進去,米其林餐廳關門的機率還是比較高。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米其林詛咒」呢?桑茲教授認為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研究發現,新獲評星級的餐廳在Google的搜尋強度提升了三分之一以上,但成名也有代價。米其林星級讓餐廳的顧客群發生了變化,除了原本顧客的期望提高了,也吸引了更多遠道而來的客人。要滿足這些更高的需求,勢必會增加餐廳的成本。
第二,這個獎項就像是讓餐廳背上了星形的目標。與餐廳打交道的企業,例如食材供應商和房東,都會利用這個機會坐地漲價。連廚師們往往也覺得自己有功,希望其薪資能反映這項榮耀,甚至更有可能被競爭對手高薪挖走。
《經濟學人》指出,餐飲行業並不是唯一會因為獲獎喜憂參半的行業。多項研究顯示,許多獲獎老闆所經營的企業,相較於之前的業績以及未獲獎的競爭對手,成績都會比較差。就像米其林星級廚師一樣,超級明星執行長要求更高的薪水,也更容易分心,花更多時間寫書和加入董事會。在出版界,獎項也會帶來危險,獲獎書籍的評審也會比獲獎前更嚴苛。
對於那些只想安穩經營的餐廳老闆來說,或許最好還是不要追求米其林星級的殊榮。雖然這樣可能無法獲得那麼多曝光度和聲譽,但至少能避免被「詛咒」,繼續穩健經營下去。不過,對於那些追求榮耀的餐廳老闆來說,米其林星級的吸引力恐怕還是難以割捨。畢竟,能在這個餐飲界的「奧斯卡」獲得肯定,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夢寐以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