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想到世界上有誰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也就是他了,」施密特在那次演講時說。
2017年,薩澤爾與其他七位Google研究人員共同發表了一篇名為《注意力就是一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論文,詳細介紹了一種電腦系統,該模型可以在人類提示時可靠地預測序列中的下一個單詞。它成為隨後出現的生成式AI技術的基石。
薩澤爾與同在Google的丹尼爾・德弗雷塔斯(Daniel De Freitas)合作開發了一款聊天機器人,最初名為Meena,可以就一系列話題自信地閒聊。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一份廣為流傳的備忘錄《Meena吞噬世界》(Meena Eats the World)中,薩澤爾預測,這款聊天機器人可以取代Google的搜尋引擎,並創造數兆美元的收入。
然而,Google管理層以安全和公平方面的關切為由,拒絕向公眾發布這款聊天機器人。薩澤爾和德弗雷塔斯於2021年辭職,創辦了Character.AI。
一款模仿馬斯克的聊天機器人
一年後,OpenAI推出了ChatGPT,體現出公眾對AI聊天機器人的濃厚興趣。次年3月,Character.AI在一輪融資中籌措了1.5億美元,公司估值達到10億美元。
薩澤爾和他的團隊本來希望,人們願意付費與聊天機器人互動。這些聊天機器人可以提供實用建議,或者模仿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等名人,當然也可以模仿波西・· 傑克森(Percy Jackson)等虛構人物。
「對於許多孤獨或者憂鬱的人來說,聊天機器人能提供極大的幫助,」薩澤爾去年在一個播客節目「The Aarthi and Sriram Show」中說。
隨著Character.AI業務的發展,員工們需要阻止客戶進行浪漫角色扮演的情況越來越多。這種使用案例完全不符合薩澤爾和德弗雷塔斯的願景。與其他試圖與OpenAI和微軟(Microsoft)等巨頭競爭的AI新創公司一樣,Character.AI也難以在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之前負擔高昂的開發技術成本。
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先前報導,薩澤爾在今年早些時候曾考慮為Character.AI籌集更多資金,並與包括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在內的潛在買家進行了接觸。Character.AI上個月宣布,與Google母公司Alphabet達成交易,該公司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寫道,自公司成立以來,AI業務的「格局已經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