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時容易見時難:悶聲發財表態有術
跨兩岸發展最典型的,莫過於歌手張惠妹,她獲邀在2000年陳水扁就職典禮上演唱國歌,旋即遭陸方封殺。但張惠妹畢竟是有實力的藝人,幾年後照樣重返中國,還是參加了《歌手》、《夢想的聲音》等節目。另一個案例是林心如,近年重心轉向中國,她因領取台灣文化部2000萬輔導金,被具名舉報「台獨」,才播出兩集的《我的男孩》全遭下架。後來林心如一狀告上法院,才終於洗脫了「台獨藝人」的汙名。
精於兩岸圈打滾的周杰倫,就很懂得灰色地帶,對兩岸政府和兩邊粉絲互不得罪。比方說,他擔任《中國好聲音》的導師時,有次他率領的戰隊在節目高歌〈我的祖國〉,但身為導師的周杰倫就不現身合唱,直到唱畢才登台亮相。還有一位萬人迷的港星劉德華,在兩岸三地的形象似有政治免疫力,怎麼也不會被冠上「親中藝人」。
有學者形容,這是習近平時代的「經濟民族主義」崛起,涉及中國長期利用市場誘因及經濟利益來達致政治目的;在品牌消費上,愛用國貨的華為手機,推祟國產的比亞迪的電動車。尤其從2014年後,掀起台灣藝人被迫作出政治表態的風氣,最初是網路上的小粉紅,後來慢慢演變至來自中共官方的壓力。
流水落花春去也:交流語彙有待創造
蔡英文曾說「不必為認同道歉」,民進黨老是當作馬耳東風,遑論側翼。五月天說「我們中國人」,林依晨說「我是成都人」,這丁點大的小事竟也能鬧得滿城風雨。而今,吳慷仁則在表述上設法不涉政治認同,而強調人生的自我挑戰。誰說吳慷仁已然遞出「投名狀」?
從吳慷仁說「錦繡中華」到安溥說「新中國」,進入中國大陸的藝人希望在避開「敏感地帶」之外還有足夠寬廣的表演空間,為此他們必然戰戰兢兢,如同摸著石頭過河。兩岸之間原本需要語言的想像力,尤其在「九二共識」被汙名化之後,少了延續性的兩岸論述,更需要多試探、創造新的交流語彙,彼此共同尋求可能的突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