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活著減碳才是關鍵─碳費長期費率不同步規劃、優惠費率保持定值

2024-10-08 05:30

? 人氣

環境部碳費審議委員會(資料照,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碳費審議委員會(資料照,環境部提供)

隨著台灣即將進入「碳有價」的時代,許多企業對碳費政策帶來的壓力感到焦慮。根據第五次碳費審議委員會的決議,碳費費率將設定在每噸 300 至 500 元,並可能在 2030 年提高到 1,200 至 1,800 元,對高碳排放的企業而言,這將帶來龐大的成本負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碳費優先向「碳排大戶」徵收,可是這些企業早早推行減碳工作,減碳級數已經達到「擰毛巾」程度。在全世界尚未有革命性技術突破之前,任何進一步的減碳都會變得更加昂貴和困難,如果不考慮這一現實因素,貿然徵收高額碳費,將會造成企業的生存危機。

業者的困境:活著減碳才是關鍵

對於碳費該如何訂定,先前有大型石化集團的業者指出,企業每年投入巨額資金進行減碳,若碳費持續攀升至每噸千元以上,對許多企業而言,「活著減碳」將成為一大挑戰。

台灣是高度貿易依賴國家,許多產業都是出口導向。這意味著,台灣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對手若徵收較低的碳費,將對台灣企業構成強大的競爭壓力。

除了碳定價將劇烈影響經營環境,台灣產業還面臨能源轉型的風險。目前台灣 80% 發電量依賴火力發電,導致整體電力排放係數居高不下,即使政府推動「增氣減煤」,天然氣的碳排放量仍然無法顯著降低,這意味著企業除了支付高額碳費外,還要承擔台灣能源政策未來的不確定性。

所以碳費委員會與政府制定的配套措施,更有必要建構緩衝措施,避免台灣企業被迫採用比鄰國更苛刻的條件,導致競爭力快速流失。

以鄰近國家的案例而言,日本的碳稅目前僅為新台幣 63 元,而南韓更針對高碳洩漏風險產業提供 100% 免費配額,其他非高碳洩漏風險產業則有90%的免費配額,實際負擔非常低。這導致台灣企業擔心,在碳費負擔加重的情況下,可能被迫將生產線轉移到碳費較低的國家,甚至可能倒閉。

為了避免碳費造成企業倒閉或發生碳洩漏現象,台灣有必要審慎考量優惠費率的設計,優惠費率不宜跟隨一般費率同步規劃,才能為企業轉型緩衝工作建立安全閥。前面提到日韓低廉的碳定價政策,就是為了保護他們本國產業安全,以免轉型衝擊過大導致經濟動盪。

新加坡、英國的碳稅徵收也秉持相同原則,在實務運作中,英、星兩國政府會和業者個別會商,透過業者提出自主減碳目標,搭配政府的嚴格審核,政府可以提供產業界較寬鬆的碳定價減免。產業界指出,新加坡碳稅雖然一般費率調升幅度高,但是因為有優惠費率方案,「結果許多業者甚至都沒有被收到碳費。」

讓產業活著,減碳才有實質意義。大蕭條能夠最大幅度降低現代經濟體係的碳排放,可是碳定價絕非為了製造經濟蕭條,而是希望在健康的景氣循環中,漸進穩重地實現轉型工作。欲達此目標,產業界莫不希望政府與碳費委員會能傾聽業界的聲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