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不颱風假?保證傷者眾者而駡聲烈

2024-10-13 06:30

? 人氣

現代社會已經很少有人執著於天庭降雨或龍王發威等迷信,而生活經驗老早就告訴我們,氣象預報只是可供參考,平時的每日氣溫和降雨都有明顯誤差,偶爾還會一夕之間全面翻盤,而且東山飄雨西山晴常有,甚至隔一條馬路就晴雨兩判。那麼,怎麼還會有人白癡到用只有神明才能做到的「預測精準」來要求氣象署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天颱風假損失315億?太誇張了!

這波颱風假爭議也正式將衍生的經濟損失搬上檯面,起源是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在接受《民視》訪問時指出,依照台灣2023年的GDP總值23兆元,換算成一天約630億,扣掉颱風天出勤勞工跟內需市場之後,估計一天經濟至少損失315億。

這是一個明確而龐大的數字,媒體自然趨之若鶩的爭相報導,沒有人在意這個估計數字有多麼簡單而草率,甚至沒有人想到去找總經專家諮詢。還好,有媒體人盯上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並獲得「不見得對於經濟全是損失」,以及「KTV滿座、百貨湧入人潮也有經濟貢獻」等回應。

平均每日GDP對半砍就成為一天颱風假的經濟損失,當然是簡單而草率的估計,這點在蔡明忠的回應中可略窺一二。我沒有資格嘗試給出精確的估計,但可以用GDP的組成點出林伯豐給出的數字有多麼誇張──家庭消費因颱風假而有一部分提前和延後,部分消費項目也有所改變,企業和政府消費大多只是延後,政府與民間投資、進口與出口等亦然,因此除了產能全開的事業單位可能發生減產損失之外,颱風假衍生的經濟損失相當有限(其產出在GDP當中歸類為存貨投資,因產能全開而無法延後)!

  況且,縣市首長的颱風假決策只是規範公務與教育機構,民營機構不在此列。因此若屬產能全開的事業單位,業主還是可以要求員工照常上班,薪資可以照常或酌情增補,但不能強迫出勤,包括以扣薪和開除威脅等等。換言之,產能全開的事業單位為了降低減產損失,仍然可以權衡得失而在風雨中繼續產銷,例如台積電就是如此,員工多屬時薪制的麥當勞,則是用雙倍薪加上通勤車資公司買單來鼓勵出勤。

一天損失315億,一個簡單、草率、極度誇張的數字,卻成為大量媒體報導的標題,台灣的媒體真的病得不輕啊!

外國月亮比較圓?別開玩笑了!

颱風假爭議當然也引發了「外國月亮是否比較圓」的好奇心,這一波當中最受矚目的範例是日本,消息來源則是在台灣媒體版面上相當活躍的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

矢板明夫直言日本沒有颱風假,並宣稱自己高中時必須騎單車20分鐘,坐電車25分鐘,再走15分鐘才到校,而每逢颱風天都會提前出門然後披著雨衣衝進暴風雨當中,至於日本沒有颱風假的主因則是,多數民眾都勤勞敬業並使用大眾運輸系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