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蔚觀點:AI 時代的競爭,決戰於數據

2024-10-18 05:50

? 人氣

AI人共智慧的下一個戰場將會是數據。(示意圖/Pixabay)

AI人共智慧的下一個戰場將會是數據。(示意圖/Pixabay)

自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於 2022 年 11 月正式與大眾相見以來,在短時間內改變人們在教育和多種工作場域的行為模式,從萬事問 Google 的關鍵字檢索,到現在能用符合人類日常溝通的對話方法,來與生成式 AI 進行互動,過往需要人類花費大量時間才能理解的文本,乃至構思複雜情境的思維架構,如今生成式 AI 都能在掐指之間提供快速的協助,使用者也能根據自身需求,透過適當的提示設計(Prompt Engineering) 引導生成式 AI 往期待的方向成長,使其有能力更準確地回應我們的問題。然而,凡是有操作過生成式 AI 的使用者,都不免遇過其答非所問,即使是提出有確切答案的命題,往往仍會出現不著邊際、胡亂瞎扯的話術式回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生成式 AI 的迅速發展為人們帶來了無限想像,期待只要給予大量資料訓練模型,就能在多領域應用中協助決策與解決問題。此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造就出一位堪比愛因斯坦等級的大師,有著高智商(IQ),憑藉著強大的記憶力、分析力、創造力,能夠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舉一反三,甚至移花接木,產出異想不到的創意。然而,為何聰明如此,儘管回答問題時展現了邏輯清晰的脈絡,但實質上卻顯得空泛且重複性高?

過度的期待往往讓人們忽略了一個原則 —「聰明」跟「資訊」是兩件事。古人的智慧『千金難買早知道』、『秀才不出門,難知天下事』,清楚地告訴我們,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沒有對當下情況的了解,缺乏適時的情報,生成式 AI回答時就只能空洞的論述而無法產出反映現況的洞察,進而協助人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ai透過大型語言模型訓練展現強大的創造力與推理能力。(圖片由recraft.ai生成)
ai透過大型語言模型訓練展現強大的創造力與推理能力。(圖片由recraft.ai生成)

生成式 AI 萬能,但缺乏數據則萬萬不能

以目前的技術,當你向 Chat GPT 展示了一個人倒臥地上,雙手抱著心臟痛苦的畫面,並詢問發生了什麼事,ChatGPT 能根據過往它所訓練的資料,判斷這個人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生成式 AI 主要透過歸納推理來運作,藉由龐大的運算力與巨量數據的學習,由特定範例進行歸納概率化以生成新內容。它擁有有如人類般辨識與回覆問題的能力,針對一般事物的摘要、論述或判斷是可以提供一定智能水平的滿意度,但也伴隨著不確定性。當要下關鍵決策(Mission-Critical Decisions)時,則往往因為缺乏當下的資訊,無法提供精準可靠的執行計畫,因此對這類的 AI 應用,生成式 AI雖能夠提出參考建議或想法,但終究因沒有具體行動方案,無法作為人們最後的決策依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