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楊育修在法國在台辦事處的邀請下來到了巴黎,短短幾天的行程,包含在近郊的自造客空間Les Arts Codés進行育修製作的紀錄片《自造客》(Maker)的巴黎首映。
我和育修結緣,是因為看了他所拍攝的另一部紀錄片《設計與思考》(Design & Thinking),片中許多抽象的思維都與我的投資哲學相呼應,感動之餘,我透過舊金山的朋友介紹認識了育修本人,也才知道他職業生涯曲折離奇不下於我:並非電影科班出身,但卻在被政府派駐舊金山期間,意外結緣,以群眾募資方式、超低成本拍出這兩部佳評如潮的紀錄片,回到台灣後更毅然決然辭去鐵飯碗工作,和合夥人一起創立了自造客空間【未來產房FutureWard】 。
讀者也許會好奇:這不是風險資本專欄嗎?為什麼會扯到設計?
事實上,在過去十年間風險資本的世界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過往由科技驅動的新創模式,迅速過渡到由應用驅動的Lean startup模式。這個大幅轉變的原因有很多,要闡述的話得另外寫一篇完整文章,但唯一可以確定的事情是:我們處在一個「大創業」的時代。相對於傳統「科技創業」,「大創業」的新創是由消費者的應用情境出發,而非由科技出發。因為由應用情境出發,開發出來的產品和服務能帶給消費者比傳統科技產品更高的滿足感,從而取得指數成長的機會。
而在這股由應用情境出發的新創浪潮中,我們看到的各種專業領域之間界線的模糊:軟體、硬體、服務、產品、設計、腦神經學、社會學甚至是心理學。取得巨大成功的新創不再都是由工程師創立和主導,而有更多來自於不同背景的創業家。
最好的例子就是創立於2008年,在短短時間內席捲全球,最新一輪募資的估值已經來到兩百億美金的Airbnb。
要了解兩百億美金估值有多高,去年Airbnb三月前一輪募資時,估值已經超過一百億美金,當時科技新聞爭相報導其估值已經超過上市旅館集團凱悅的市值(約為八十四億美金)。如今一年多過去了,Airbnb估值翻倍,凱悅集團市值則平盤,此中消長,絕非一句「泡沫」就可以解釋的 。
短時間取得如此高速的成長、並讓全世界無數消費者得到更高的滿足感的這樣一家新創公司,其聯合創辦人既非工程師也非科學家,更不是來自於史丹佛大學或者麻省理工,而是兩位畢業自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RISD)的設計師Brian Chesky和Joe Gebbia。同樣出生於1981 年的兩人,今年不過34歲,創立Airbnb時不過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