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中關係回暖?外交大臣拉米訪問北京,BBC:重啟中英關係仍有諸多挑戰

2024-10-20 10:00

? 人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施凱爾即時回應稱,台灣海峽的區域穩定「符合我們的全面利益,而在台海的持續軍事活動無助於和平與穩定」。他還表示,促使英籍香港民主活動人士黎智英獲釋是英國政府的「優先事項」。

有分析指出,施凱爾的發言對中英關係構成挑戰。原因在於中國對外界提及或介入港台事務一直持強烈反對態度,幾乎沒有談判空間,工黨政府的表態極有可能引發北京的反彈。拉米此次訪華時間短促且低調,可能正是因為這一原因。

不過,英國貿易大臣雷諾茲在本周強調,唐寧街不會跟隨歐盟(EU)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額關稅,並批評過去保守黨政府對中國的接觸過少,工黨將更積極與中國互動;同時,反對黨人士也指出,工黨政府因忌憚中國反彈,要求正在歐洲訪問的台灣前總統蔡英文延遲甚至取消訪英之行,並稱英國政府屈服於北京的壓力。工黨則未對此做出回應。英國新政府針對中國問題的「一軟一硬」表態,使中英關係前景變得更加複雜。

目前,蔡英文正獲歐洲議會議員邀請,在布魯塞爾準備演說。接下來,蔡英文能否如願訪問倫敦,會與誰碰面以及在何處會晤,將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布朗教授向BBC中文表示,北京當然會對蔡英文訪英提出抗議並表達不滿,但由於這是一場非正式的官方訪問,即使真的發生,中英雙方至少仍留有一定的空間,以確保不會直接影響兩國關係。

曾銳生教授表示,從北京的立場來看,他們希望新工黨政府能對中國友善並接受北京的立場。然而,曾教授強調,對於比保守黨政府更關注人權的工黨政府而言,這將面臨相當的困難。中國當然也希望看到唐寧街的新主人能更關注經貿合作,而非價值觀、人權或香港問題。

中英關係「打掉重練」

自十多年前保守黨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啟動中英關係「黃金時代」(Golden Age)以來,兩國關係經歷數次起伏:隨著英國脫歐,唐寧街先後經歷數任保守黨首相,但兩國關係卻持續降溫。特別是經歷了2019年香港示威及2020年新冠疫情後,中英關係似乎跌至谷底。然而,有分析指出,今年工黨上台可能意味著英國外交政策將出現新調整。過去,工黨對中國的態度相對謹慎,既不冷也不熱,但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特別是美中之間的競爭及摩擦持續,工黨可能會在平衡經濟利益與人權議題上採取更細緻的戰略。

在今年的英國大選中,工黨大獲全勝後施凱爾成為14年來首位工黨首相,彼時他承諾在三個月內對英中關係進行全面審查,同時提出對中國交往的三個原則:競爭(compete)、合作(cooperate)和挑戰(challenge)。不過,許多分析認為在英美特殊關係的主導下,只要美國對北京的強硬戰略不變,工黨政府可能會遵循這一基調。但也有專家指出,中英關係的變化仍受今年美國大選的影響。若川普再次當選,則美國的抗中態勢可能升級,導致英美在對北京的策略上無法達成一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