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港式鴛鴦奶茶到加州手卷─從劉綺華《失語》談何謂「香港人」

2024-10-26 05:40

? 人氣

個體無法選擇個體被拋擲來到世界的時空脈落,當我意識到自己是香港人時,我已經「被出生」。(示意圖/取自香港旅遊發展局)

個體無法選擇個體被拋擲來到世界的時空脈落,當我意識到自己是香港人時,我已經「被出生」。(示意圖/取自香港旅遊發展局)

「香港人」、「中國人」的纏糾——從移民歷史談起

朋友Sabrina今年4月在明報寫了一篇《失語》作者劉綺華的專訪,從翻譯問題討論此部小說如何被翻譯。在訪問文章出來前,聊天時,她跟我推薦《失語》,我問她「好在什麼地方」,她沒有直接回答我,僅說道,這部小說被翻譯成英文、日文,入選了美國婦女節的推薦書。我手上的《失語》在台灣購入,是台灣版本,礙於台灣一般讀者不熟悉廣東話口語,把原來的廣東話文句大加刪減,讓台灣讀者更容易理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失語》,作為小說名稱,除了指涉香港人的口語廣東話被慢慢(急速)消失,亦指涉近年來香港政治的失語狀態。香港雨傘運動以後幾年,中國政府對香港的管制、中國香港大灣區的倡行、中國大陸人大量來香港就讀和移民,香港街道上景觀出現最明顯的改變,就是說「普通話」的人多了很多。

對於這幾年香港的社會政治改變,我在台灣很少談及,因為不少從何談起。早就想寫一篇關於《失語》的讀後感,但因為香港是我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距離太近,反而難以簡單下筆。我在這篇文章不太想從文本細讀,或比較學術性的方式討論香港,而是從移民的經歷來談論。

香港文化到底是什麼文化,一直長期在學術界被討論,混雜性、曖昧性、難以說清,反正難以簡單概括香港文化。我跟大部分人都只能很簡單的說出,香港被英國殖民過,回歸中國以前,受到相當多的西方文化影響,但同時保留了中國文化的傳統……到最近兩三年,特別是在疫情時期,被封鎖在台灣,特別想念香港。對於香港的思念是建基於生理上的反應,去茶樓吃點心、港式奶茶,港式蒸魚一次又一次閃現眼前,還有我童年時的食物記憶竟然都回來了,祖父還在生時做的薑蔥炒蟹,父親做過的酥炸鯉魚等等……

一場疫情打開了陳封已久的記憶,像招魂般,把零落四散的身世又重新拼湊,圍城時候,更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是「香港人」的身份。即使多年在台灣留學,仍然不習慣台灣的飲食,胃口仍然是香港人的胃口。日本的餐廳門外,有時會出現「一生懸命」四字,我在想,食物的造化跟文學、藝術一樣同樣偉大,能把「平凡」化為「不平凡」。

《失語》裡,除了廣東話被慢慢抹殺掉的議題外,伶的母親提及自己的歷史身世更能觸動我:

以前你阿媽真的好慘,屋企的米呀、油呀,都要主動送給紅衛兵,自己捱餓都要紅衛兵吃飽。還要幫他們搜集情報,帶他們去小資產階級的屋企抄家,揭發鄰居的惡行。改革開放後,好多人罵我殘忍、賤格,但我可以怎樣?難道跟紅衛兵鬥過?唔討好紅衛兵,你阿媽早就死了,仲講良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