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晶片巨頭英特爾與航空巨擘波音,都是為全世界設立行業標準甚至產業標竿的領頭羊,不過這兩間世界級的大企業如今卻步履維艱、甚至岌岌可危。《華爾街日報》警告,如果英特爾跟波音真的撐不下去,整個產業生態系可能都會永遠移往海外,這對美國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
《華爾街日報》指出,25年前美國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製造商佔了4家,如今卻1家也沒有。特斯拉雖然橫空出世,也只能排名第11位,美國製造業的衰弱可見一斑。而且這不僅僅是產業轉型的問題,因為昔日備受尊崇的英特爾與波音,如今都淪落為收購、分拆、甚至是破產的話題主角:一個已暫停派息,大量裁員與削減支出還是傳出可能被收購;另一個因為空難頻傳遭到政府監管調查,新產線也發生延誤,員工更發起罷工抵制。
何以致此?
過去五年,波音與英特爾的總市值已經打了對折,不但股東備受磨難,還有可能嚴重削弱美國經濟。《華爾街日報》警告,與這兩間公司的危機相比,美中科技戰與貿易戰的關稅壁壘與政府補貼都成了小事。因為即便美國仍在設計世界上最創新的產品,但英特爾跟波音如果垮台,將對其所代表的整個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這兩間公司各自支撐一個由設計師、勞工、管理階層與供應商所組成的生態系,任何一間公司消失,將造成整個生態系轉移到海外,而且幾乎就不可能再回頭,這對美國的製造能力將造成難以估量的打擊。
《華爾街日報》批評,這兩家公司的處境與外國廉價產品的競爭無關,而是因為他們都將財務業績放在首位、而非追求工程的卓越,根本是「自作自受」。英特爾放棄了為首款iPhone製造晶片的大好機會(當時誤判這沒賺頭),後來又錯失了人工智慧的半導體榮景;波音則是藉助軟體為其最暢銷的737客機增加更高效的發動機,而非重新設計機型,這卻兩起致命空難,加上供應鏈外包與疫情期間的人才流失,導致產線的延誤與品質問題。
如何因應?
雖然英特爾的市值已剩不到1千億美元,與微軟、蘋果公司和輝達的10兆美元市值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問題是如果讓波音與英特爾自生自滅,美國就會失去半導體產業的製造能力,如果中國這幾年真的收復台灣,美國的整個科技業都可能受制於中國—畢竟英特爾是唯一還有機會與台積電競爭的美國公司;至於波音如果消失,美國的大型商用客機訂單就會流向法國的空中巴士、甚至是中國商飛的C919。
華府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主席阿特金森(Rob Atkinson)指出,波音的重要性在於它是美國規模最大的製造業出口商、也是世界上工程技術最密集的公司;至於英特爾要是倒下了,美國恐怕就難以從東亞奪回市場份額,甚至無法在國內支持一個半導體生態系。《華爾街日報》認為,即使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說,美國也需要在飛機和半導體製造方面保持能量,未來才能繼續打造世界一流的產品。
《華爾街日報》建議,華府應當鼓勵鼓勵全球最優秀的製造商紮根美國,這將迫使美國企業提升自身水準,並且培育為所有企業服務的勞動力和供應商。像是美國車廠40年前也曾遭受日本汽車的嚴重衝擊,當時的雷根總統通過談判實施出口限制,但日商也在美國建立組裝廠,除了帶來了工作機會,也讓底特律有機會見賢思齊。後來的特斯拉也是靠著買下豐田旗下一間工廠,才有機會造就電動車的傳奇。
川普與賀錦麗雖然都站在工會立場,反對日本製鐵(Nippon Steel)對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的收購案。但《華爾街日報》認為,以日本製鐵的雄厚財力加上在特種鋼領域的專長,其實美國鋼鐵公司有機會蛻變為更強大、更有保障的僱主。波音工會雖然將波音的困境歸咎於管理階層,但《華爾街日報》提醒,其實波音的勞資雙方都在同一條船上,工人們不該只是權衡波音能幫他們加多少薪水,更該考慮這間公司未來是否還能繼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