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中的「豬羊」是指持有高息ETF的全體股民,而「我」則是指發行高息ETF的部分業者。本文將從收支結構和配息政策,來討論部分業者把股民當豬羊痛宰的可能性,雖然作者無法從內部人士口中獲得證實,但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人性本質而言,這種可能性確屬不容忽視。
高息ETF的小眾邏輯,大眾消費
高息ETF只是一種特定型態的ETF,參考某個能夠代表高股息企業的股價指數,來建構其投資組合,企圖吸引的股民按理具備下述特徵:希望定期獲得現金收入,但寧可選擇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而不願屈就於獲利較低的債券甚或定存等。
因此,在高股息企業多來自成熟產業,缺乏成長動能之下,按理高息ETF只是「小眾」的金融商品,只能吸引偏愛現金收入,不再尋求財富增值的退休族。相對的,需要持續累積財富的中青世代,則理應棄之如敝屣,因為高股息可能折損企業的成長潛能,並導致其股票的本益比偏低,不利於受益人財富的累積。
奇怪的是,雖然有不少股民對高息ETF頗有微詞,但高息ETF儼然已經成為台股ETF的主流。以MoneyDJ理財網揭示的11月初台股ETF排行統計為例,受益人數排行的前5名全部是高息ETF,資產規模排行前5名當中也有3檔屬於高息ETF。更離譜的是,即使是現有積蓄無多,理應優先考慮財富增值的小資族,也積極搶進高息ETF,例如10月份的零股交易排行榜當中,台積電自然是首選,但前5名當中高息ETF仍然佔了3檔。
作者無法確認高息ETF廣受台灣股民偏好的緣由,但推測業者的極力抬高配息應該是首要原因。畢竟,股市的長期平均年報酬率也不過略高於10%,與部分高息ETF的年化殖利率相去不遠,那麼與其選擇「眾鳥在林」的市值型ETF,為何不選擇「一鳥在手」的高息ETF呢!
然而,極力抬高配息的做法違反了發行高息ETF的本意,股民可能把暫時抬高的配息金額,當成ETF研究團隊可以長期維持的投資績效,換言之就是「追高忘穩」。到了無法繼續維持高配息之際,業者可以根據契約,毫無愧疚的降低配息,而高估未來現金流的受益人則後悔不迭,結果自然是不利後果完全由股民承受,ETF發行業者和內部員工卻可以在金山銀山當中躺平。
接近於「無本生意」的收支結構
業者及其員工得利,而股民卻受害的主因在於,和其他共同基金一樣,一檔ETF衍生的各項支出,幾乎完全都由受益人負擔,而業者最重要的收入來源「經理費」,不但也是由受益人負擔,而且還是根據ETF的資產規模抽取某個百分比,並非實報實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