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戰爭時斷水斷電怎麼辦?直擊自訓團夜間摸黑取水 膽量與求生技能大考驗

2024-11-14 08:40

? 人氣

林口自訓團進行的取水訓練,必須要夜間在山林中行進,考驗心理素質以及隊友默契。(何宇軒攝)

林口自訓團進行的取水訓練,必須要夜間在山林中行進,考驗心理素質以及隊友默契。(何宇軒攝)

在黑暗伸手不見五指的樹林中,一群6人的隊伍,沿著林中步道魚貫前進;除了每人頭上配戴的頭燈發出的紅光,周遭就再無其他光源,數公尺外頭燈照不到的範圍,便是一片黑暗。除了視覺受限,聽覺上也相當寂寥;現場唯一的人聲,只有走在第一位的隊員,在面前出現障礙物時,發聲喊出「有樹枝!」、「有階梯!」的提醒,再由下一位隊員複誦、依序再傳給下一位,直到所有隊員都了解前方狀況為止;此外,就只有蟲鳴與溪水聲,而再無其他聲音,當然也不會聽到有任何人嬉戲、談笑,畢竟光是行進時要注意自己腳下、避免在階梯採空、被樹枝絆倒,就已相當吃力;從每個人全神貫注、繃緊神經行進的狀態可以得知,這不是一場輕鬆休閒的假日健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些人為何選在這烏漆麻黑的時刻在林中步道行進?從每個人身上攜帶的儲水桶等容器,或許可以找到答案。他們是「林口自訓團」的成員,正在進行「夜間取水訓練」。在視線極差的夜間,即便是白天看來親切宜人的山林步道,都顯得危機四伏;他們必須跨越黑暗、克服感官受限下的心理壓力,到達事先探勘的水源地盛裝飲用水;而把水搬運回程,又是一項對體力的考驗。記者跟著自訓團成員,也進行了這一場挑戰體力與心理素質的一趟「小旅行」。

根據「林口防災自訓團」的自介,該團成立於2023年6月,成員們的專業涵蓋醫療、科技、行銷、文化等領域;他們定期訓練體能、防災、急救及通訊技能,致力強化社區民防能力。除了日常的體能訓練,他們也結合林口當地的地理環境,納入訓練範圍;藉由民防自訓團普遍採用的「去中心化」、「在地化」的訓練方式,當不論是戰事或天災來臨時,自訓團就能夠迅速、就地組織起來,而不需要被動等待政府等相關部門的指揮鏈來下指令。而本文要介紹的「夜間取水訓練」,也正是結合林口當地環境的訓練項目之一。

林口防災自訓團進行夜間取水訓練。(何宇軒提供)
夜間行進時,前方隊友必須確實回報是否有障礙物或階梯等情況,讓後方隊友知悉。(何宇軒攝)

考量隱匿、緊急需求 採取夜間行動

林口自訓團團長Jenny表示,之所以把取水納入日常訓練,是要因應例如有災難發生時,可能遇到停水、停電的情境。至於為何要刻意在夜間取水,是設想到萬一在戰事發生等特殊情況下,可能會受到監視,而有必要隱蔽行蹤,或是非常臨時需要用水、不得已必須在晚上取水等情況;此外也是要藉此訓練膽量與心理承受能力。基於上述幾個原因,自訓團規劃了夜間取水的訓練。

關於籌備訓練的過程,Jenny說明,他們會循序漸進,先在日間熟悉環境、決定地點,包括考量環境的安全性、取水的方便性、包括每個人每家戶的用水量、每個人有辦法取多少水回來等,都會納入考量。例如,1個人1天要喝大約2公升的水、若家裡有4個人,可能就需要至少8公升的水,而1個人在體能上可以負荷來回大約提5到10公斤的水,以這樣的範圍來做取水地的選址規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