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那些記得的和忘記的陳水扁—子彈 VS 拆彈

2024-12-15 06:30

? 人氣

台灣半導體產業「護國神山」效應,始自與蔣經國時期,在1980年代開始播下的產業種子。至於是否與陳水扁2000年執政後對南科,及半導體產業的積極推動作為有關,值得回味和反思。(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灣半導體產業「護國神山」效應,始自與蔣經國時期,在1980年代開始播下的產業種子。至於是否與陳水扁2000年執政後對南科,及半導體產業的積極推動作為有關,值得回味和反思。(資料照,顏麟宇攝)

兩顆子彈─高鐵挑戰─「南科」難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04年3月19日下午,我走進當時工作的雜誌社辦公室,隨口問記者小吳,要不要對第二天選舉結果的賭注加碼?

一旁的社長秘書提醒我,看看天花板上垂下來的電視螢幕。新聞正在播放,陳水扁和呂秀蓮的車隊,在台南掃街拜票時發生了槍擊事件,這就是「319槍擊案」。

事件發生後,當局邀請了國際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進行刑事鑒定調查。李昌鈺博士確認了,在這起槍擊案件中,有「兩顆子彈」被發射。而「子彈」改變了原本的選情。

在2004年3月20日的總統選舉中,陳水扁/呂秀蓮得票數6,471,970,得票率50.11%;連戰/宋楚瑜得票數6,442,452,得票率49.89%。陳呂組合以0.22%的微小差距,約29,518票,險勝連宋配。

儘管請來了國際知名的刑事鑑識專家進行調查,也成立過「真相調查委員會」,也有政黨輪替國民黨執政8年可再啟調查,但20年過去,這起槍擊事件的真相仍未被完全揭露。各方人士至今仍存在不同的看法,而前副總統呂秀蓮也在二十年後的今天,再次要求重新調查此一案件。

或許,這起槍擊事件的「真相」,將永遠埋藏在一些人深藏不露的「記憶」深處。

「319槍擊案」的「兩顆子彈」逆轉選情,讓陳水扁再次「意外」贏得選戰。然而,連任之後的執政情況卻,再也無法如前四年般順利。台灣的政治氣氛充滿對抗,陳水扁的總統權力行使幾乎天天充滿爭議,並引發了質疑他貪腐的紅衫軍運動,以及一連串涉及家人法律案件。

法律案件最終由司法論斷,種種爭議也在每個人心裡留下了各自記憶。至於那些可以確定的事,我們就繼續看下去。

——高鐵挑戰——

在某些政治領域,陳水扁被對立的黨派視為「麻煩製造者」。但在經濟建設和實際做事方面,他應該算得上是一位「解決問題的人」。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如何推動台灣高鐵的建設落實,成為他面臨的另一個重大挑戰。

台灣高鐵計劃最早於1987年提出,並在1999年確定採用BOT(建設-經營-移轉)模式進行。2000年2月,台灣高鐵與25家銀行組成的聯貸團簽署授信契約,授信額度高達新台幣3,233億元。同年3月高鐵正式動工。

高鐵的決策及BOT合約內容,都是在陳水扁上任之前完成的,而在他任內,台灣高鐵建設接連爆發了一系列嚴重問題,亟需解決。

例如,高鐵BOT民間投資者與前政府簽訂的建設規劃合約隱含財務漏洞,導致嚴重資金的資金斷鏈危機。此外,路線設計和技術整合等問題也接踵而至。當時引進了日本的新幹線技術以及來自歐洲的機電和土木工程系統,面臨如何整合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技術,以確保系統運行一致的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