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資深女星譚艾珍驚覺自己成為詐騙受害者,她的直覺並不是「這也太離譜了吧」,而是感慨「詐騙手法的專業度堪比金馬獎劇本」,甚至忍不住在社群平台呼籲大家小心謹慎。的確,這些詐騙集團的劇本精緻到連「誤介入毒品刑案」這種懸疑情節都能自圓其說。然而,與詐團劇本相比,我們的打詐政策倒更像是一齣低成本的搞笑短劇,動輒砸大錢、喊口號,卻連基本的邏輯都說服不了人。
打詐的「勤奮假象」
過去20年來,政府打詐如火如荼——至少看起來是這樣。從2005年開始限制非約定轉帳額度,到如今約定轉帳生效日越拉越長,這些措施讓人覺得,「哦,政府在行動!」但結果呢?詐騙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更加猖獗,連藝人都接連中招。說是「勤奮打詐」,倒更像是在表演給大家看,演一齣「我們已經很努力了」的大戲。
打詐預算呢?今年編13億,明年飆到73億,可我們看到的成果是什麼?數發部整了個「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名人代言、噱頭滿滿,結果試用15天就下架,正式上線還要等到明年。詐騙集團早已橫行無忌,我們的政策還在「準備出擊」。這是打詐還是在排演舞台劇?
打詐儀表板:一場數字化的粉飾太平
內政部為了向上報告「成績」,架設了個「打詐儀表板」。每日更新受理案件數和金額,這本該是一個透明數據工具,但現在看起來,倒像是給官員們準備的「業績展示」。10月被騙金額120.8億元,11月直接飆升到126.8億元,政府卻像是在告訴我們:「你看,我們努力了,但詐團實在太厲害了。」於是,所有責任又丟回到那句耳熟能詳的台詞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問題是,誰的道這麼矮?我們砸了那麼多錢,卻連阻擋詐騙的邊都摸不到。難道詐騙集團真的是穿越劇裡的超級反派,而我們的政府只能是背景板上的憨厚路人?
犧牲金融自由的「簡單邏輯」
說到政策邏輯,我們的金管會可以說是簡單粗暴的典範。轉帳被用來詐騙?好,那就降低非約定轉帳額度!還有詐騙?那就延長約定轉帳生效時間!反正,老百姓需要資金周轉的便利性又怎麼樣呢?要嘛忍,要嘛跑銀行,至於那些臨櫃排長龍的客戶,或許可以當作我們「打詐成功」的場景佈置吧。
可是,這些限制措施真的有效嗎?政府至今也沒給出明確的數據支持。看起來,這些政策的思路就是:「反正詐騙解不決,先卡住轉帳再說。」至於民眾因此承受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似乎不在他們的考量範圍內。
到底誰在騙誰?
打詐,不該是只有數據堆砌的儀表板,也不該是把責任推給無法負荷的警察機關,更不該是無止境地犧牲民眾的金融便利。這些年的政策錯誤,其實早已告訴我們,真正的詐騙手段並不止於那些藏在電話線另一頭的犯罪集團,還包括那些懶於改變、甘於維穩的施政者。
當一個國家的反詐政策,變成了平衡官僚體系的內部遊戲,當每一個悲劇都只是行政失職的注腳,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詐團在騙人民,還是政府在騙自己?
*作者為時事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