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等了4年8個月,循環園區環評說明會來了

2024-12-24 05:50

? 人氣

大林蒲地區空拍圖。(圖/都發局提供)

大林蒲地區空拍圖。(圖/都發局提供)

跟高雄大林蒲遷村綁在一起的「新材料循環園區」,自從2020年4月29日環評審查進二階,4年8個月之後,終於本周五27日,要在大林蒲舉行二階環評說明會。高雄市長陳其邁日前說,環評一年內可完成,2026年啟動遷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果比照環境部3個月通過中油七接,循環園區通過環評,並不需要1年。而如果真的要給居民遷村,也不用等環評通過,可以同時進行。

真正的問題是環評通過後,經濟部要如何開發這個園區。環評通過沒開發的案子非常多,行政院以開發園區做為遷村法源及財源,希望未來大林蒲居民期待的無負債遷村,不要再跟過去一樣,被園區拖住,無法前進。

循環園區要做什麼?經濟部似乎並不清楚

從2020年4月經濟部提出的環說書,似乎看不出來這個園區要做什麼,只是在「循環」兩字不斷繞來繞去。前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甚至在環評會中說:「這計畫並不是為了開發工業區,是配合蔡英文總統2016年的經濟政策。」

依當時的環說書,循環園區用地面積,包括大林蒲、既有造地301公頃(這次修正為272公頃)。進駐廠商有三大類:新材料151.36公頃(橡膠、塑膠、化學製造)、循環輔助產業9.9公頃(塑膠、金屬、電子)、循環服務業57公頃(電力供應、汙水處理、資源回收)。第一、二類合計218.26公頃,占73.8%。

其中屬於「特殊性工業區」的產業有136公頃,因此,雖名為循環園區,實際卻是「特殊性工業區」,空汙排放成分複雜,對附近居民的健康風險也比較高。目前全國有 7個特殊性性工業區,加上循環園區,就是8個。

2020年4月環評時,有委員問:「進駐的都是台灣的舊產業,請問新材料新在哪裏?又如何說服高雄人,又要多一個特殊性工業區?」

園區汙染排放,將成高雄的大汙染源

另外引發委員不滿的還有,名為循環園區,但園區每日用水42,150噸,98%要外部供應(臨海再生水廠25,300噸、購買自來水16,000噸)。用電要區外變電所提供、廢棄物要委外處理、排放的空汙要外部抵換。

連主持環評會的前環保署長張子敬都搖頭,「本人對本案深感期待,建議開發單位能更有企圖心一點。」他建議廢水回收率要提高,產業溶劑、酸、鹼等要留在園區循環使用,減輕產業廢棄物處理壓力等等。

因此,循環園區的明確計畫、推動時程,經濟部要在二階環評中說明清楚。而開發後的各項汙染排放,也要符合園區的「循環」定義,否則循環園區加林園工業區、臨海工業區、中油七輕、國道七號等等,這個地區將成為高雄的大汙染源,可能連未來遷村到鳳山、前鎮的大林蒲居民都會受影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