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時自許「創新AI內閣」,但部會表現有沒有符合這個目標,不無疑問,中油七接的環評就是如此。只開過一次專案會議,就通過送大會,大會也一次就過了。其實開多少次不是問題,重點是有沒有足夠時間「確實審查」,審查結論又是否「明確合理」,但顯然並沒有。
環評的目的,是為了「預防及減輕開發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該做的調查,必須事先做好,審查後確定符合這個目標,才能通過。但七接環評卻出現許多「通過後再調查」的結論,甚至出現「例如..等」這種模糊說法。
過去中科三期被撤銷環評,就是因為那些附條件通過的「條件」,法院認為必須事先做調查,不是通過後才附條件做。沒想到10多年後還出現這種結論。難怪高雄大林蒲居民洪秀菊說:「環境部升級了,做法卻退步了。」
民眾抗議被剝奪知情權,環評沒有處理
中油七接(第七天然氣接收站),預定地在高雄大林蒲社區外海,洲際貨櫃中心二期的37.4公頃土地上。大林蒲因為空汙嚴重,早就被林全、陳菊認證「不適合人居住」。七接要設2座碼頭、6座18萬公秉儲槽、4條管線最遠穿過大林蒲社區。再加上未來進出船舶,將加重大林蒲社區空汙及健康風險。
環評的精神是公民參與,但今年9月環評小組審查時,居民不知情,在沒有參酌居民意見下,審一次就通過。12月11日環評大會時洪秀菊抗議:「我們的公民參與權,被你們踐踏了。初審有23項調查不足,竟然可以輕鬆排入大會。」
主持會議的環境部長彭啟明回應:「會議通知我會再了解一下,我相信環境部這麼多年,都是按照程序來通知的,有沒有需要改進,我會再來了解。」
居民都已經在場,也說了沒收到通知,但彭啟明卻連請同仁說明都沒有,就輕輕帶過。沒有落實民眾知情權的環評,已經失去審查的正當性。
空汙在地抵減怎麼減,不能出現「例如..等」
大林蒲既存空汙已經很嚴重,2014年高雄市做的「臨海工業區鄰近居民健康風險評估報告」,顯示健康風險已超標。中油七接的報告也說,大林蒲社區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背景值已超標,加計七接施工及營運排放,汙染會增加。包括其他汙染物,中油要用「老舊車輛汰舊換新來抵換」。
當洪秀菊抗議,前環保署長沈世宏,都要求大林蒲開發要「實質減量」,在大林蒲增加的空汙,就要在大林蒲抵減,中油七接卻允許可以在任何地方抵減,「抵來抵去,汙染通通增加在大林蒲。」
有環評委員聲援居民,「有沒有可能在地實質抵減,大家比較能信服。」
另一位委員建議,「中油現有大林廠所有公務車,全部改成電動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