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古典樂迷洗耳期盼兩場音樂會——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以及以史特勞斯家族圓舞曲(華爾茲)為標誌的維也納愛樂新年音樂會。今年後者尤其受到矚目,因為2025年將迎來「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誕生200周年,而且這場音樂會將首度演出一位女性作曲家的圓舞曲作品!
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成立於十九世紀中期,它的新年音樂會經常讓人聯想到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紙醉金迷、歌舞昇平,但其實這項傳統是起於二戰初期的1939年,當時的奧地利已經被納粹第三帝國併吞(Anschluss),而且新年音樂會宗旨正是要幫助納粹的社會福利計畫「冬季援助」(Winterhilfswerk)募款。
儘管如此,正如即將第七度拿起指揮棒的義大利大師穆提(Riccardo Muti,曾經兩度訪台演出)所云:「人們經常會為了政治目的而利用音樂,但音樂是無辜的⋯⋯當我站上指揮台,雖然我有自己的政治觀點,但音樂不分左派、中間派、右派。」
對於即將在新年音樂會初試啼聲的女性作品——康絲坦斯・蓋格(Constanze Geiger)的《斐迪南圓舞曲》(Ferdinandus-Walzer),大師如此介紹:「這樣的曲目安排與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無關。一位1835年出生的女性會寫作圓舞曲,煞是有趣。《斐迪南圓舞曲》是一首傑作,以『如火如荼的活潑快板』(Vivace con fuoco)展開,彷彿在強調:『我也能創作。』這首曲子也有機智與溫柔的意味,非常女性化。我相信人們將因此產生興趣,探索與史特勞斯同一時期、寫出優秀作品的女性作曲家。」
就算是資深古典樂迷,熟悉的女性古典音樂作曲家也如鳳毛麟角,而且往往要附加「某某人的妻子」(例如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或「某某人的姊妹」(例如芬妮・孟德爾頌〔 Fanny Mendelssohn〕)之類的說明,因此自成一家的康絲坦斯・蓋格值得好好介紹一番,維也納愛樂的小提琴家黎希(Raimund Lissy)還特別為她寫了一部傳記。
蓋格1835年生於維也納一個音樂家庭,父親約瑟夫・蓋格(Joseph Geiger)是一位作曲家,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的音樂老師。蓋格從小深受家風薰陶,6歲就在家裡開鋼琴演奏會,8歲公開演奏自己的作品,《斐迪南圓舞曲》是她12歲的作品。1852年,17歲的她在柏林的斐特烈-威廉-市立劇院(Friedrich-Wilhelm-Städtische Theater)先後以作曲家、鋼琴家、女演員的身分登台,深獲好評。1854年,她受命為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皇后伊麗莎白(Elisabeth)創作婚禮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