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外界注意到石破茂今年八月訪問臺灣與總統賴清德會面,被問及若臺灣遭到武力攻擊入侵,日本該如何應對的問題時,石破茂並沒有如他的自民黨前輩安倍晉三、麻生太郎等人一樣,公開表示支持臺灣。
日本的外交神經高度敏感,岩屋毅此行可以視為日本在川普下個月上任,在外交方面的一項「超前部署」。根據川普第一任期內的外交作為,日本擔心他未來的對外政策,尤其是對中政策,皆充滿諸多不確定的變數。
美國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本月26日在《紐約時報中文網》,以「中美對抗只會令世界更加混亂」為題撰文指出:如果他是川普,他會考慮採取類似「尼克森訪華」的舉措,即推動中美之間的和解,完全孤立俄羅斯和伊朗。佛里曼認為,單這一招就能結束烏克蘭戰爭、削弱伊朗在中東影響力,並緩和與北京的緊張關係。佛里曼表示:川普難以預測,也許他會嘗試這麼做。
尼克森於1971年7月15日宣布訪華後,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就急著「趕搭巴士」,於1972年9月29日與中共在北京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宣布恢復雙方的外交關係。石破茂在其自傳《保守政治家,我的政策、我的天命》一書中,自稱是田中角榮的弟子,對1972年田中角榮推動日中建交十分肯定推崇,並在書中屢次強調中國對日本的重要性。巧合的是,田中角榮在完成中日建交前,先派遣當時的外相大平正芳訪華。岩屋毅此行可能也想扮演大平正芳當年的角色。
日本長期追求成為一個「正常國家」,但客觀形勢的變化,不是主觀意願所能轉移。首先,在日美安保體制下,日本很難取得「戰略自主」的地位。川普要求日本分擔防衛支出,但不會放棄賦予日本在印太戰略中扮演的角色。
其次,執政自民黨在10月27日眾議院選舉中嚴重受挫,石破內閣因此處於少數執政地位。日本每日新聞社與社會調查研究中心於本月14、15日進行的最新聯合民調顯示,石破茂內閣支持率為30%,比上個月民調減少1個百分點;不支持率為53%,比上個月民調增3個百分點。以石破茂的弱勢領導地位,如欲加強對中關係,勢將面臨自民黨內部和美國的壓力。
川普的東山再起,讓美國的朋友和敵人,都有一股「不安」的感覺。石破茂與其前任的多位日本首相比較,對中共較為友善;但他多次提出「亞洲版北約」的構想,因此對中共而言,他的對中政策,只是戰術的調整,而非戰略的改變。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