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蛋價崩跌與飆漲─台灣和美國的供應鏈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2025-01-06 06:00

? 人氣

美國蛋價飆漲,台灣蛋價却意外下跌。(圖/翻攝自台北市衛生局)

美國蛋價飆漲,台灣蛋價却意外下跌。(圖/翻攝自台北市衛生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蛋又貴了。」美國人早餐桌上的抱怨聲越來越響亮,因為蛋價逐步創高;最新的蛋價已是五年前的約 +250% 。然而台灣的蛋農卻在苦笑:「蛋生產過剩,又要淘汰蛋雞。」

全球食品價格波動下,早餐這一看似平凡的日常,正成為經濟政策與市場結構較量的縮影。兩個處境截然不同的國家,蛋價的走勢卻分道揚鑣。

美國的困境:蛋價高漲背後的隱憂

在美國,雞蛋已經成為奢侈品。2022 年持續爆發的禽流感,造成數千萬隻蛋雞被撲殺,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這場疫病災難不僅影響了雞蛋的數量,還推高了價格,讓美國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早餐選擇。

禽流感是美國蛋價飆升的罪魁禍首。蛋雞數量的劇減使供應遠遠無法滿足需求,而市場上的雞蛋價格因此翻倍甚至更多。家庭主婦開始抱怨,「一打雞蛋竟然快要比肉還貴。」截至 2025 年,美國城市的 A 級雞蛋一打平均約為 120 台幣

市場依賴自由調節,但在疫情這樣的重大衝擊下,政策干預的不足導致價格恢復緩慢。美國政府雖然投入補助金幫助養殖戶,但缺乏針對性的儲備政策,讓供應短缺問題遲遲無法解決。

作為全球雞蛋出口大國,美國內需不僅未被優先考量,還受到國際需求的進一步擠壓。這使得雞蛋成為美國家庭餐桌上一個令人頭痛的話題

台灣的意外:雞蛋供需過剩

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台灣的蛋價意外下跌。但這並非因為市場運作良好,而是進口調控的問題導致了供應過剩。

讓我們先把時間回到三年前,國際上的禽流感與烏俄戰爭,台灣亦受到劇烈影響。而台灣的農業部則是採取干預市場,斥資數億干預市場,後續沒有其他配套措施,變成了產量過剩。

而中華民國養雞協會指出,蛋荒時農業部增加進口種雞數量,結果現在蛋雞過剩,使得蛋農血本無歸。台灣農業部未能適時調整進口種雞的數量,導致市場上供應超過需求。當市場供過於求時,蛋價便直線下跌,甚至一度低於生產成本。

雖然短期內蛋價下降讓消費者感到受益,但對農戶來說卻是巨大的壓力。不少蛋農擔憂,過低的價格會迫使他們減產,進而影響未來的市場供應穩定。不過現在市場的末端,也就是消費者普遍接觸到的餐廳等業者,蛋價並未調回四年前的價格。

我們實際看整體物價的展現:「蛋類在食物中只占2.8%,並佔據CPI的0.03%」,為何末端價格始終下不來,民生話題的月經文加蛋+15元甚至是+20元的討論屢見不鮮。

我想末端依照正常的商業理論。也就是「價格天天在變,我們根本無法準確掌握進貨量」。那就乾脆一次漲到位,反正一切由市場機制處理。最終結果是蛋農受害,因末端的消費者可以接受這個價格,但蛋農卻因為生產過剩而幾近崩潰。

早餐成本的全球較量

從全球的視角來看,蛋價問題不僅反映出各國市場結構的不同,也暴露了食品供應鏈的脆弱性。

美國高度依賴自由市場,當危機來臨時,市場的調節效率受到挑戰。而台灣政策干預;其中弊端叢生,且進口失衡的蛋讓蛋農血本無歸,蛋農要求農業部加碼撲殺蛋雞補償。最終末端也未降價,造成只有中下游獲利的怪異情境。

無論是美國的高價還是台灣的狀況,都指出食品供應鏈缺乏韌性。疫病、氣候變遷、全球貿易摩擦等因素都可能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蛋價問題都提醒我們,食品價格的波動是政策、結構與全球供應鏈的交匯點。

下一顆蛋的價格將會如何,依然充滿未知。但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映射著一場全球經濟的隱形戰爭。

*作者為專職交易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