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媒體走進眷村:跨界流離的族群風景,成為台灣不願遺忘的歷史記憶

2025-01-14 17:39

? 人氣

四四南村與台北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對比。 (德國之聲)

四四南村與台北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對比。 (德國之聲)

在台北市最中心地段的鬧市區,距離地標建築台北101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方,有幾排似乎跟周圍建築格格不入的灰色矮小平房。它看上去已年代久遠、破敗簡陋。看招牌,裡面有咖啡店、啤酒屋、書店和特色文創紀念品商店。入口處幾塊斑駁的門牌依稀可見「四四南村」幾個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裡曾經是台北地區的第一個眷村,因居住了「四四兵工廠」的員工和家眷而得名。現在變成了「眷村文化公園」。裡面有一個文物展覽館,展出這裡最初的居民使用過的日常用品、家具、影像資料等。晚上這裡還會變身小劇場,並上演過燈光秀。

保留下來的眷村群落多以文化展示的形式對公眾開放。(德國之聲)
保留下來的眷村群落多以文化展示的形式對公眾開放。(德國之聲)

一段特殊的台灣歷史

眷村是台灣一種特殊的建築與社區型態。對許多人來說,意味著幼年成長的記憶,與一種若即若離的身份認同。對另一些人,則是一段特殊的台灣歷史。

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國民黨軍隊退守台灣,一百多萬撤離中國大陸的軍民隨之來到台灣。國民政府為了安置當時的軍人及其眷屬,開始建設眷村。根據公開統計資料,全台曾經有過八百多處眷村,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南部等都會區域。

眷村展覽力圖還原展現當年居民的生活情景。(德國之聲)
眷村展覽力圖還原展現當年居民的生活情景。(德國之聲)

最初,人們覺得這只是臨時的落腳之處,因此搭建得十分簡易。但隨著時間推移,眷村逐漸變成了長久的家園,人口增加,房舍加蓋、擴建。

隨著台灣的社會變遷與經濟發展,1980年代政府開始推動眷村改建。原本老舊的房舍陸續拆掉重建,原本的平房改成高樓。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北投中心新村總監李曉雯對德國之聲介紹,進入新千年後,台灣大部分的眷村都已經拆遷改建。

保留記憶和生活空間

這是一種更有效率的土地使用方式。可是對於眷村住戶而言,眷村改建意味著居住環境與人際關系的重大改變。對於文化保存而言,眷村改建則是一次巨大的衝擊與損失。

「很多人覺得早期眷村裡面生活的那段過程,那段跟鄰居們相處的時光,這個回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台灣來說這個回憶也是非常重要的,」自己也在眷村度過一段童年的李曉雯說:「所以只要有眷村的這些城市,這些政府也一直在思考,眷村在拆遷的過程當中,有沒有可能把這個眷村文化保留下來,那當然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的文化保存運動在進行。」

眷村中的不少媽媽用縫紉機打工補貼家用。(德國之聲)
眷村中的不少媽媽用縫紉機打工補貼家用。(德國之聲)

她說,現在台北市留下來的幾個眷村,「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跟政府之間拉扯,跟文化保存團體之間鬥爭努力之下的結果」。

根據台灣國防部的統計數據,全台保存下來的眷村建築群落共將近七十處,其中十多處被列為眷村文化保存園區,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台北-新竹一帶、中部的台中和南部的台南-高雄一帶。

「新村」不新,「溫度」尚存

位於台北市北郊的北投中心新村是台北保留下來規模最大的眷村建築群落。幾條街巷兩邊是白牆灰瓦的一層樓房屋,看上去仍保持著一個村落的樣貌。一部分已經完成修繕,成為展覽室對公眾開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