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偷畫盜圖」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儘管原創者李健儀選擇不提告,慈濟也想在壁畫「佛陀問病圖」前標示、說明李健儀為原創作者身分來平息此事。遭其兒子李承道批評「畫蛇添足,贗品不銷毀,留著當證據嗎?」對此,證嚴上人徒弟釋昭慧卻說李健儀的兒子李承道為父親打抱不平,「是在蹭新聞熱度」。
釋昭慧此話再掀波瀾,遭到網友質疑不慈悲,她強硬回擊:「我本就非常不慈悲,不必用這些道德語彙綁架我!」其實就事論事,無關慈悲與否,當然就與道德無涉,也無所謂綁架不綁架。但「偷畫盜圖」本身就是違法的,儘管釋昭慧說做錯事的已往生, 但當年以「錢是他出的」來默許、縱容不法,這樣的作風,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畢竟,上人對智慧財產的尊重遠遠不及有形的錢來得尊重。而臨摹者陳欽明近日更揭始末,說出「證嚴法師不想花太多錢在壁畫」直接印證了證嚴的思維與作風。
之後,慈濟高層又想以加上原創者的姓名及標示來繼續展示壁畫的補救措施,不僅為德不卒,同時也很可議,仍然延續「金錢更勝於原創」的思考,無視智慧財產的「法盲」作風,令人深感遺憾!大林「佛陀問病圖」此事既已公開,人人可評論。李承道的說法只是把他的個人想法說出來而已,何以別人的說法是評論?李承道就是「蹭新聞熱度」?況且,作為受害者之子,注定就只能繼續受害嗎?受害者一家就是不可出聲,才符合受害者的形象嗎?請問,這種思維與作風,算不算另一種道德綁架嗎?
這讓我想到的「一灘血」事件。60年代,當年釋證嚴於花蓮縣一家診所看到地上一灘血,得知有一名原住民婦人因無法負擔醫藥費,而遭醫院拒收,在回程中不幸身亡的故事。此故事促成釋證嚴日後創辦慈濟功德會與慈濟醫院的動機。此事,該強調的重點是證嚴創辦醫院的動機,而不是某診所或某醫師的拒收。但不知是為了加強事情的真實性或神化聖嚴的慈悲大愛,或者想要募款更容易一些,總之,在強勢媒體劃錯重點的推波助瀾下,某診所醫師的後代,在20多年以前要求慈濟隱去對其父親的影射性說法不成之後,憤而向慈濟提告並求償成功。
當時的慈濟高層處理方式很類似,公開宣稱慈濟的善款得來不易,是志工一個又一個寶特瓶換取來的,難以支付101萬的求償。企圖用志工、善款來模糊索賠的焦點。一時間,是非混淆、黑白莫辨。好似,求償者一如當年的父執輩不知人間疾苦。因此,原告將101萬另捐他處,擺明要的不是金錢,要的就是一個尊重與尊嚴。 20多年過去了,顯然的,慈濟沒有從中得到教訓。當年執意強調事實的真實性,不顧當事人後代的感受,一意孤行的大肆宣傳,以致遭告並求償。大林慈濟醫院「偷畫盜圖」事件,儘管原創者李健儀選擇不提告,但不代表慈濟或聖嚴就是對的。
不提告,有李健儀與聖嚴的交情、諒解,甚或是對信仰的包容。但,那也僅及於他們。更不代表宗教或信仰可以公然侵權,或者把侵權視為理所當然。所以,當李承道批評「贗品不銷毀,留著當證據嗎?」與「一灘血」事件相較,也都算是為人子對其父執輩聲譽的維護與尊重,何錯之有?又算哪門子的蹭新聞熱度?
其實,與其糾葛於僧人慈悲或俗人罵人,倒不如回歸事件的本質:智慧財產權遠遠不如有形的金錢(財產)的認知與法盲危機。 期待慈濟能夠勇敢又智慧的面對智慧財產權的問題,給芸芸眾生一個合法、合理又合情的示範才是上策。可以考慮公開募款重塑,等完成之時,光明正大的展現出來,讓眾生看見慈濟智慧的尊重智慧財產權,不也是功德一樁嗎?
*作者為自由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