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二:以色列身為美國親密盟友,未來將如何平衡與中國的關係?
卡茨指出,當涉及到中國時,以色列必須採取微妙權衡行動。中國是以色列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而中國在中東地區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與伊朗在經濟和軍事上有著密切的聯繫。以色列最大的擔憂是,如果我們惹惱中國,他們可能會向伊朗提供更多武器,並為真主黨等恐怖組織提供更多武器。所以,以色列必須要小心。
中國企業(註)經營以色列海法新港,也在以國各地建造隧道、輕軌以及許多大型基礎設施。以哈戰爭、川普新政府上任,讓以色列對中關係的敏感度更高,而以色列自視是美國盟友,但也更必須記得中國在中東局勢的重要性與作為,以及中美關係的變化。總之,以色列必須在美國、中國與自己的三個不同利益間做權衡,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無法三言兩語說明白。
(註:以色列海法港為美國海軍第6艦隊經常停靠的以色列海軍基地,基地內還停泊以色列裝備核武的潛艦。不過,上海國際港務集團(上港集團,SIPG)2015年與以色列港口發展及資產公司簽署協議,取得海法新港自2021年起共計24年11個月的特許經營權。此事發生在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末,當時華府曾警告以色列,而外界也認定此事對美以關係造成些許傷害。)
提問三:如何看待以色列與台灣未來關係發展?雙方在哪些領域或領域中最有合作機會?
卡茨表示,以色列和台灣的關係非常重要,還有很多潛力尚未充分發揮。目前,以色列、台灣雙邊貿易額只有幾十億美元,還有很多成長空間,雙方可以從更多貿易受益。
台灣與以色列與許多相似之處,包括自民主主、開放社會、土地面積小、實施義務兵制度。台灣、以色列同樣面臨周邊國家威脅,台灣面臨中國的文空武嚇,而以色列則面臨伊朗與其代理人,對應多重戰線,兩國在對應策略上也具有互相學習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人、以色列人最大的相似之處是「韌性」(resilience)。不像其他國家,台灣、以色列在面臨強敵威脅時,不僅試圖求生存,還能在堅強地擴張力量,讓經濟蓬勃發展,人民仍在軍事威脅中從容過日子,這展現出很大的「韌性」。
卡茨表示,以色列、台灣在科技領域都擁有巨大的優勢,包含半導體在內的高科技領域都有很多合作機會,但更有潛力的是農業科技、水資源保護、能源開發、儲能等領域。
提問四:相對於台灣,中國對以色列來說具更多潛力,以色列政府會更加看重與中國關係發展嗎?
卡茨強調,以色列的確必須巧妙權衡發展與中國關係,且不會試圖激怒中國。基於這個原因,就像以色列不向烏克蘭供應武器一樣,以色列也不向俄羅斯供應武器,同樣的,以色列不會提供武器給台灣。
儘管如此,台灣與以色列都是民主國家,價值觀共同點仍比中國政府多,預期以色列政府會謹慎地確保以積極而非消極的方式維持與中國的關係。
卡茨在抗衡中國壓力上有經驗,他在2022年曾越洋獨家訪問時任外交部長吳釗燮,返回以色列後在《耶路撒冷郵報》發布《台灣外交部長告知郵報:中國準備入侵我們,以色列不能信任北京》(Taiwan FM to “Post”: Chia preps to invade us, Israel can’t trust Beijing),但卻遭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致電要求下架該篇報導。
Didn’t take long. Got call from Chinese embassy. Apparently I’m supposed to take down the story or they will sever ties with the @Jerusalem_Post and downgrade relations with the State of Israel. Needless to say, story ain’t going anywhere. https://t.co/BypRMTbc6W
— Yaakov Katz (@yaakovkatz) May 30, 2022
卡茨回憶此事過程時笑稱:「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官員打電話來『說教』1小時,指這篇文章不僅會傷害中方與《耶路撒冷郵報》關係,更會導致中、以兩國關係降溫,要求下架。當然,我當下就拒絕,而我之後在「X」社群平台(前身是推特)發文說明後,就關閉手機忙著其他事,沒想到幾小時後開手機才發現,這篇貼文引發世界級關注。」
卡茨強調,「以色列有絕對的新聞言論自由,連政府都不會任意要求撤報導,何況是外國使館?以色列、台灣都擁護、保障新聞與言論自由,兩國的新聞媒體都蓬勃發展,這是非常值得讚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