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分化社會的風險:部分批評者認為,他們的言論可能削弱台灣內部團結,影響對外抗爭的決心。
「作家」與「媒體人」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抹紅攻擊,被部分政治人物與媒體指責「替中國說話」,甚至是「親中舔共」。「作家」呼籲「反對戰爭」、確保和平,被標籤為「偏向中國」、「呼應統戰」。
而「媒體人」長期強調,兩岸實力懸殊、國際現實殘酷,「台獨」絕無可能且風險代價高昂,則被抹紅為「中共同路人」,「搞認知作戰」。而這位「媒體人」節目中的消息及資訊來源,大多源自國際媒體和西方權威智庫報導和研究報告。
不過,從歷史眼光來看,他們當下的「和平主張」或許代表了一種理性的選擇。正如羅素在一戰期間的反戰立場,最終被歷史證明是一種智慧的先見。「作家」、「媒體人」的立場和言論,也將在未來被重新評價。
二、羅素的反戰行動與預言
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公開反對英國參戰而飽受爭議,甚至失去教職並被判入獄。然而,他的反戰立場和對戰爭後果的預測,後來被證明具有深刻的先見之明。
羅素的反戰言論與行動─
羅素認為,一戰是一場由帝國主義和資本家主導的非正義戰爭。他批評戰爭的本質是非理性的,並指責英國政府以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為名,實際上是為了追逐權力與利益。他在著作《為和平的原則》(Principles of Social Reconstruction)中,提倡以理性與人道解決國際衝突,而非依賴武力。
羅素的預言與實現─
羅素在一戰期間曾預言,戰爭不會真正解決國際矛盾,而是為未來更大的衝突埋下種子。他警告,一戰結束後,歐洲將陷入長期的動盪,並最終導致另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後來發生的「二戰」果然證實了他的預言。此外,羅素對戰爭對民主和自由的侵蝕、對經濟的破壞,也有精準的洞察。
遭受的批評與懲罰─
羅素的反戰立場使他被英國社會視為「叛國者」和「德國的同情者」。他失去了劍橋大學的教職,並因散發反戰傳單而被判刑入獄6個月。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認為反對戰爭是捍衛人類尊嚴和自由的必然選擇。
三、「和平派」總是被「主戰派」打敗——雅典的毀滅
從古老的人類歷史開始,已多次證明,在充滿對抗與敵意的時代中,「和平派」往往無法抵抗「主戰派」的壓迫,最終導致悲劇性的結局。早在兩千四百多年前的波羅賓尼薩戰爭(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Peloponnesian War)中,雅典的「和平派」領袖尼吉亞斯(Nicias)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